1. 深度觀點
  2. 原住民就業的變與不變

文/陳芬苓(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原視界 2019-10-16

30年前,我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時參加山地服務團,從此和部落結下不解之緣。當時我們花費很多時間,嚴肅地討論如何改變原住民弱勢的處境,而30年來究竟原住民在就業上的處境是否有所不同?臺大山地服務團成立50多年,固定到相同的5個部落,採取定點服務,以觀察原住民部落的變化。

 

小鳳為了照顧喝酒騎車受傷的丈夫,在家門口開早餐店,學校會向他訂購補助弱勢學生的早餐,這兩年他接受照顧服務員的訓練,有較好的固定收入,但在群山間奔走,身體仍負荷不起。阿德年輕時在都市工作,中年回到部落從事山地救難員工作一段時間後,盜採牛樟芝被抓。阿德現在沒有工作,每天在村內閒逛喝酒,痛風問題日益嚴重。然而最近隔壁村從都市回來了一群年輕的原住民,他們致力於農業生產的改革,村子由人口外流的死寂變得生氣蓬勃。

 

近10多年來,我持續服務團的工作,帶學生回部落發現:原住民就業在生命歷程中是有階段性的,通常在國中畢業後就會到都市從事勞力工作,過了40歲很難再找到原本的勞力活,便漸漸回到部落從事農業、旅遊業,或是協助林務局的事務。對女性而言,如果先生到都市工作,往往會隨著先生在工地或製造業從事相同的職業,其小孩的年紀如果尚小,會留在部落給家族照顧,而中年回到部落後,可能就在部落從事餐飲業。有些男性族人會選擇從軍或當警察,收入比較穩定,40、50歲退休後,他們還是會回到原來部落生活。北部的迴龍及八德聚集一批我們部落的族人,成為所謂的「都市原住民」。

 

教育機會幫助族人找到好工作

 

我們可以從官方數據來看目前原住民就業的樣貌。以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可知,原住民的勞動力參與率為61.39%,略高於全體民眾的59.14%(行政主計總處,2019)。原住民就業者從事的行業以「製造業」(14.58%)及「營建工程業」(13.51%)的比例最高,其次為「住宿及餐飲業」(10.39%),從事其他行業的比例皆不足一成;一般國人就業者從事製造業的比例為26.69%,,營建工程業7.88%,住宿及餐飲業7.34%(行政主計總處,2019),明顯可以看出,原住民族人較多從事營建業、住宿及餐飲業,而專業人員則較少。此外,製造業及營建業往往會受到體力和年齡的限制,且必須要離開原本的部落到都市生活。

 

就年齡層來看,25至39歲以從事「製造業」為主;40至59歲者以從事「營建工程業」比?較高;60歲以上者,以從事「農?漁牧業」為主。女性以從事「製造業」的比率最高,占15.57%;男性以從事「營建工程業」的比率最高,占21.28%。由年齡層觀察從事行業的結構,恰好會發現世代的差異,年輕原住民到都市工廠工作,中年原住民從事辛苦且需要技術的營建業,老一輩則是留在部落僅以農業為主。

 

若是以居住地區分析,則會發現居住在山地鄉者以從事「農林漁牧業」的比率較高,占18.37%;居住在平地原住民鄉鎮市者以從事「營建工程業」的比率較高,占15.82%;居住在非原住民鄉鎮市者以從事「製造業」的比率較高,占20.90%。所以從事營造業或製造業者,往往要離開原本的部落,才會有足夠的工作機會,這也是原鄉原住民到都市工作的主要原因。

 

而教育程度的提升對原住民的就業機會而言,可否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從2019年第一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來看,調查結果顯示小學以下者以從事「農林漁牧業」的比率較高,占31.14%;國中者以從事「營建工程業」比率較高,占25.98%;高中職者以從事「製造業」的比率較高,占18.35%;專科及大學以上者從事「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比率較高。此結果符合我們原本在原鄉所看到的樣貌,年紀較長而學歷更低者,只能留在原鄉從事農林漁牧業;當原住民的學歷只有國中以下,往往只能從事營建業;如果原住民族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程度提升到高中職以上,比較容易找到製造業相關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當原住民的學歷為專科或大學以上者,從事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者的比例很高,此現象可能與慈濟大學及長庚科技大學長久以來招收原住民學生有關,訓練原住民擔任護理師。相較於一般國人從事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比例只有4%,顯然高學歷的原住民族,特別希望能夠從事醫護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的相關工作。我們在接觸原鄉的學生時會發現,他們特別喜歡讀社會工作系,收入雖然不高,但在原鄉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加上原住民族在數理方面的師資較為缺乏,使得學生就讀數理科系的能力也有限,因此選擇社會工作系對他們而言相對較不吃力。且原鄉已發展許多社會福利工作,皆希望由族人服務族人,因此在自己部落附近找到好的工作的機會高。由上述調查發現:若能提高原住民族學生的教育程度,他們對於職業的選擇就能跳脫傳統的框架,而有較多有尊嚴的工作(decent job)可以選擇,對於未來生活也較有保障。

 

打造一條族人回家工作的路

 

傳統對原住民工作的刻板印象,常是原住民到都市從事營造業或製造業,一群人常一起進入工廠工作,也一起不告而別,或是因醉酒無法準時上班,工作態度常是一般漢人資方不敢雇用原住民的因素。但根據2019年調查,發現原住民就業者在目前工作場所的平均工作年資為7.5年,並不像傳統中認為原住民族在職場上有不穩定的狀況,隨著時代的轉變,原住民族已適應都市工作的模式。原住民就業者每人每月工作平均收入為29,820元,一般國人薪資每人每月工作平均收入為39,461元(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與一般國人相比,原住民的平均月薪仍然是偏低的,這樣的收入若是在原鄉這樣的收入或許足以生活,但在都市便顯得稍微拮据。

 

本系3年前開始開放3個原住民學生外加名額,讓原住民學生能進入社會工作的領域。我在口試原住民學生時,先請他們用族語打招呼,20位原生中只有3位會講;第二個問題請他們介紹族群中最重要的祭典或活動,只有1位回答正確。我們面臨很多原住民新生代是平地長大的,他們對自己原住民身份未必不認同,但文化涵養並不深;他們和漢民族學生在求學過程中的條件較無差異,未來職業上的發展也可能和漢民族一樣;若能善用現在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各項出國留學資源,以及參加原住民特考,將可以訓練出一群高學歷的原住民專業人士。也許有些人會懷疑這些高學歷的年輕人對部落沒有幫助,但他們仍然流著原住民的血脈,很多人畢業後從事原住民相關工作,或在專業上成為原住民權益保障的助力。

 

在山地鄉部落的就業問題方面,仍和30年前一樣嚴峻,這才是我們最該注目的焦點。過少的工作機會,無法留在原鄉生活。如果部落中的孩子依然就讀到國中,畢業就外出工作,上述原住民生命歷程中的就業循環便無法改變,我們仍然只能看到一群體力工在中年後被都市「退貨」,回到部落鬱鬱寡歡。早期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在部落工作,鼓勵一群孩子當上老師及牧師,並回到部落服務;在中斷部落服務的那些年,感覺部落年輕人的成就有點停滯;當我們重回部落,一步一腳印由增加小學生的學業知識著手,並且平時用遠距教學的方式解決課業問題,讓他們上國中之後的課業跟得上同班同學,增加讀書的信心。越來越多族人考上國立高中、進了大學,人生可以有更多選擇。族人無論飄到何處,最終都會回到部落;部落是根,都市只是生命的過客。

 


參考資料:
行政院主計總處,107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43604&ctNode=4987&mp=1,2018年。
行政院主計總處,108年8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月報: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44676&ctNode=518,2019年。
原住民族委員會,108年第一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

 


陳芬苓

英國巴斯大學社會政策學系博士,
研究專長為社會政策分析、福利政治經濟學、婦女福利、勞動健康議題。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