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封面故事
深度觀點
打開原視界
編輯手札
國際視野
部落sowalen
Alian 96.3
影像spotlight
飛魚嚮導
苡粟發酵了
Pulima焦點藝文
palalan打開思路
踏10之路
休士頓國際影展特輯
全書PDF下載
EN
搜尋
sinbilan: tmllyung? 交棒──下水做什麼?
sinbilan: tmllyung? 交棒──下水做什麼?
插畫╱林家棟
原住民族打獵有個禁忌──不能預先設定要打到的獵物及數量,因為這些資源是大自然的賜予,而非我們需索無度的空間。 海洋與溪河提供豐富的食物及營養,社會也普遍盛傳「海是我們的冰箱」一說。但……等等,現在我下水開冰箱覓食,怎麼出現廣告傳單、垃圾,還有好多觀光客?我沒有想過要拿哪些食物,只是這也已經不是我以前認識的海了啊。
從文化核心「飛魚」出發 達悟人的世界中心
文╱施劭文 插畫╱林家棟
達悟族有個傳說,曾有數位族人在海邊尋找食物,無意間發現從未見過的有翅膀魚類,將其捕撈後和其他魚蝦貝類一起煮食,食用完畢身體皮膚卻開始出現惡瘡。後來飛魚中的「黑翅飛魚王」托夢給這群部落族人的長老,告知身上長惡瘡的原因及預防方法,並警示捕獲的飛魚需要使用專用的鍋子和盤子,且不可以和其他東西混煮,然後要該長老隔日白天到海岸邊找飛魚王。 隔天長老赴約到海岸邊,遇到托夢給他的黑翅飛魚。黑翅飛魚開口介紹飛魚種類、飛魚季節、捕魚方式、殺飛魚、曬飛魚、料理飛魚的方法,以及相關的禁忌、招魚祭與飛魚季期間的規範等知識。於是,這些習俗世代流傳成為達悟族人生活的傳統禮俗。
外力與傳統的拉扯 當外資進入蘭嶼
文╱周家輝 插畫╱林家棟
最早記載蘭嶼歷史的文獻研究,來自明朝張燮的《東西洋考》,書中形容蘭嶼為「紅豆嶼」。1877年(清同治13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將當時稱為「紅頭嶼」的蘭嶼併入清朝版圖,隸屬恆春縣,正式將蘭嶼納入國土範圍,也是蘭嶼被殖民統治的開始。 從清朝、日本殖民時期、國民政府遷臺後,到當今面臨全球化後的文化觀光(Cultural Tourism),達悟族人歷經極大的社會文化處境變遷。從許多人類學或民族誌的研究可看出,過去臺灣原住民族群被視為一種社會下的奇觀景象,達悟族人更是被觀看及研究的對象;到1980年代,臺灣逐漸發展商業活動及觀光旅遊,原住民族群轉而成為當代社會朝聖他者的想像與探索。 在1968年「蘭嶼輪」始航,後續「臺灣航空公司」與「蘭嶼別館」設立營業,拉開蘭嶼觀光時代的序幕,社會對蘭嶼的討論也從殖民者的史觀,轉化成在觀光思維下的文化評論。
多元豐富的海洋知識體系 東海岸族群
文╱梁雯晶 插圖╱林家棟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臺灣原住民族不只達悟族擁有鮮明的海洋文化,阿美族、噶瑪蘭族、卑南族亦比鄰海岸而居,在其傳說故事、飲食歌舞中,皆可以看見與海洋密不可分的連結,並擁有獨特的「海祭」傳統。
泰雅獵人的標準示範 張仁傑
文╱郭柏均 攝影╱黃建彬
現在的年輕人只有一把槍跟一臺摩托車就想當獵人,但真正的獵人要會等待,要抓大的東西就要有耐心。
在生態、環境與產業間取得平衡 安麗花
文╱梁雯晶 攝影╱王士豪
達娜伊谷是山美部落傳統漁獵場域,溪水如同連結臍帶的母親之河,不僅賜予族人溫飽,也緊密凝聚部落關係。安麗花說:「無論是封溪護魚、發展觀光產業,或者災後重建,都是為了讓族人能夠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
物件看歷史 在水裡我們不開玩笑!
文╱郭柏均 插畫╱林家棟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看似式微,但現在獵人日常性的出門打獵,也仍會帶瓶米酒祭拜祖靈,告知祖靈我們將在這裡找食物。文化即生活,族人的生活態度,在在展現對文化的重視。
sinbilan: tmllyung? 交棒──下水做什麼?
插畫╱林家棟
我們每天都在看海。從海浪、潮汐,到現在的海景第一排。 我們發覺海的轉變、聽到海哭的聲音,決心下水做些什麼。你來海裡想獲得什麼呢?與浪拚搏的快感、徜徉海邊的舒心,還是感受潛入深海的靜謐與驚喜?我下到海裡想獲得什麼?不,我不想獲得什麼,我只想留下些什麼。
穿梭海洋與陸地 蔡政良
文╱邱睦容 攝影╱蔡哲文 照片提供╱蔡政良
27年過去,當年從臺北騎單車到都蘭的少年,如今已是主導部落事務的中堅階級。從帶族人回家、文化記錄傳承、自治和品牌推動,蔡政良要讓當年觸動他的部落文化,走向更好的未來。
蘭嶼第一本青年雜誌 952 VAZAY TAMO
文╱陳怡如 攝影╱林靜怡 照片提供╱張靈
大膽鮮明的設計,配上多元有趣的主題,由6位年輕女孩操刀的蘭嶼在地青年雜誌《952 VAZAY TAMO》,寫出年輕視角的文化故事,像是為蘭嶼開了一扇窗,讓人得以窺見島上青年的自我意識。
從語言和海洋出發 lulay inam
文╱邱睦容 攝影╱林靜怡 照片提供╱lulay inam
從不會講族語、對族群認同懵懂的青年,到建立青年會、下海重拾和海洋的關係,lulay inam在族語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己,並冀望成為老人家和年輕人的橋梁,讓噶瑪蘭成為未來世代的認同。
一對青年回鄉學習文化 潮間帶採集知識
文╱郭柏均 攝影╱林靜怡 照片提供╱參拾捌之壹工作室
兩位青年因論文研究而栽入重安部落,花了一年的時間與部落長輩建立關係。現在,長輩對他們視如己出,他們也以記錄保存、傳承部落文化為信念。
1
2
分享到FB
訂閱通知
訪客訊息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