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文化再現 部落參與博物館的實踐與反思
文、照片提供╱盧梅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近二十幾年,臺灣出現兩波計畫性且受矚目的原住民參與博物館行動。第一波為1995年起,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簡稱順益館)推出的「與部落結合」特展系列,以及2000年初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的「來自部落的聲音」,這些行動皆聚焦於詮釋權。 第二波為2007年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地方原住民族文物(化)館活化計畫」項下的「大館帶小館」子計畫,受到矚目的展覽型態主要為史前館強調的「共同策展」,以及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的「文物回娘家」,兩者皆注重社區培力、賦權(empowerment)、合作及對話。 另外還涉及文物返還議題,如2003年太巴塱部落青年代表,拜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希望取回祖靈屋的木雕柱,以重建祖屋,學者胡台麗藉此機會拍攝紀錄片《讓靈魂回家》。2014年底,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胡家瑜與館員到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詢問族人能否將佳平舊社Zingrur(金祿勒)部落領袖家的藏品四面木雕祖靈柱申請為國寶;2015年,該館與佳平部落舉辦國寶文物婚禮。從上述各種協商可見,文物展示已逐漸超越「還vs.不還」或「掠奪、盜竊者vs.被掠奪者」等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