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深度觀點
  • 打開原視界
    • 編輯手札
    • 國際視野
    • 部落sowalen
    • Alian 96.3
    • 影像spotlight
    • 飛魚嚮導
    • 苡粟發酵了
    • Pulima焦點藝文
    • palalan打開思路
    • 踏10之路
    • 休士頓國際影展特輯
  • 全書PDF下載
  • EN
  • 搜尋 

pahaihian ni saw ki yami 被遺忘的族群

沒有名字的人  身分認同的猶疑與反思
文/梁雯晶 圖/《沒有名字的人》提供
有一群「沒有名字的人」,他們在身分認同上共同遭遇過類似的迷惘,他們可能是平埔族群、已疏離原生族群的都市原住民,或是原住民族與閩、客、平埔族群的「混血兒」。這群人決定用文字代替獵槍,將一張張模糊不清的面孔,從歷史的暗河中打撈出來,寫下每一個案例的生命故事。
通靈少年尤威仁  代理阿立祖為世人指點迷津
文/凃心怡 圖/蔡宗昇
14歲成為阿立祖的尪姨,西拉雅族青年尤威仁至今已替信徒解決不少疑難雜症。他四處尋找破敗的公廨、撿拾無人認的屍骨;對尤威仁而言,尪姨的生活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阿立祖在教導他,該如何好好為人。
七年級導演林名遠  用紀錄片書寫原住民歷史
文/陳怡如 圖/林名遠、原文會提供
對導演林名遠來說,紀錄片不只是用鏡頭說故事,它更是一個媒介,讓他能恣意探索臺灣歷史。透過一部部與原住民議題相關的影片,他以族群的觀點,補足了臺灣隱而未現的歷史空缺。
  • 1
  • 2

關於我們 / 聯絡資訊 / 版權聲明

Alternate Text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分享到FB
  • 訂閱通知
  • 訪客訊息
  •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