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深度觀點
  • 打開原視界
    • 編輯手札
    • 國際視野
    • 部落sowalen
    • Alian 96.3
    • 影像spotlight
    • 飛魚嚮導
    • 苡粟發酵了
    • Pulima焦點藝文
    • palalan打開思路
    • 踏10之路
    • 休士頓國際影展特輯
  • 全書PDF下載
  • EN
  • 搜尋 

Plutut: Embrinah sapah dgiyaq 交棒──回山上的家

石板環繞的舊排灣故事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舊排灣部落的道路過去是由石板階梯聯通,我們在小芋頭、月桃樹、百合花、萬壽菊的包圍中拾階而上到部落最高處──承載部落記憶的國小舊址。......
跟平常的經歷很不一樣!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對原住民的印象有改變或新想法嗎? 今天和一群原住民相處,還是覺得他們都很開朗樂觀,五官也很深邃,不以族群分類來談,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會有更個體的差異。我雖然有原住民朋友,不過平常不太會聊族群文化的事情,因為我不夠了解,會害怕隨意的提問很容易冒犯到什麼,讓他們不舒服,像今天這種工作坊的場合就比較可以自在地去問。......
排灣族女孩穿搭不簡單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服飾與族群身處的地理環境、交易行為、社會制度息息相關。排灣族原始服飾是以構樹敲成樹皮衣,或是打獵而來的獸皮衣;在織布技術發展後,圖紋成為身分階級的象徵,配戴的飾品也都具有特殊涵義。
當原住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挖家屋遺址的心得? 我一直很害怕耶,因為這裡家屋底下是有埋葬祖先,阿惠老師偷偷跟我說:「我雖然住在這裡很久,但我很害怕挖到。」但我很佩服老師都分得出來挖到哪裡,我怎麼看都覺得全部是碎石堆,後來才逐漸理解房屋構造的邏輯,例如連續挖到大片石塊是靠牆的地方,碎石塊是塞石板縫隙的,只是我還是不知道牆面深度怎麼判斷,到底要往下挖多深?......
石板屋才不只有冬暖夏涼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對許多觀光客而言,石板屋從外觀看不過是一間矮平房,且多數人都會有「裡面一定很涼爽」的基本印象。和族人實際在裡頭生活過後,便會明白石板屋處處是文化,片片皆智慧。
尊重、認識、理解我們的不一樣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這3天住在石板屋的感覺怎麼樣? 整體住起來的感覺很舒服,不會太冷、不會太熱,但如果是水泥牆的房子,我們住得舒不舒服就需要考慮到格局。而且我們在城市想的是怎麼在一塊土地上蓋最多房子,但在這裡居住要先因應颱風、地震,光目的性就非常不同,一個出發點是安全與適應環境,另一則是追求便利。......
  • 1
  • 2

關於我們 / 聯絡資訊 / 版權聲明

Alternate Text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分享到FB
  • 訂閱通知
  • 訪客訊息
  •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