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度觀點
  2. 當代原住民族文化與性別議題──解殖民的視角

文/林津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原視界 2020-11-27

 

我們要如何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與性別議題呢?本文從現有原住民族性別文化的知識論(Epistemology)談起,探究當前性別知識的本質、起源及侷限。我希望能以「解殖民」的視角(decolonizing perspective),思考原住民族文化與性別議題,解構殖民主義加諸於原住民族性別文化的錯誤框架,尋找原住民族性別文化中的優雅與美麗,並探究性別多元觀點如何在傳承文化的同時,又重新建構原住民族的新性別關係。

 

 

非裔美國詩人作家Amiri Baraka有句名言:「我不能說我是誰,除非你同意我的真實存在(I can’t say how I am unless you agree I am real)(1971:218)。」一語道出非裔美國人處境:處於種族歧視的社會脈絡,白人擁有知識與定義的權力,黑人很難自我定義,除非受到白人殖民者的認可與同意。原住民族文化與性別知識的形成,也面臨相似困境。受到殖民主義影響,族人很難一開始就從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中,說明自己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要如何闡釋原住民族性別關係呢?當前臺灣社會對原住民族性別文化的知識建構只有兩種取徑,一是仰賴漢人書寫的文史資料,二是源自西方的女性主義理論,而這兩種取徑皆有其侷限。漢人書寫的文史資料,包含人類學田野觀察作品,往往帶著漢人中心、父權主義的預設。例如,以「贅婚」描繪阿美族母系社會的婚姻關係;但「贅婚」一詞深受漢人父權社會「傳宗接代」、「男尊女卑」等價值觀影響,對於男性贅入女方帶有高度貶抑。漢文化「贅婚」的用語與概念,根本不足以認識及說明阿美族、卑南族等母系社會的文化內涵與性別關係。漢人研究者可能也不曾意識到「贅婚」的貶義詞,已經造成阿美族性別關係的改變,也排除以原住民族內部的觀點來產生的知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因為女性主義追求性別平權在當代社會逐漸發酵,來自西方的第二波女性主義理論認為,所有社會均普遍存在父權壓迫,兩性間隱含著二元對立的觀點。尤其性別平等往往受到簡化,變成拿著標準尺規檢視全球的性別平等概況。舉例來說,因主流社會認定「男主外、女主內」等於性別不平等,進到原住民族母系社會只見「男生負責公共事務,女生照顧家庭」,就貼上了性別不平等的標籤,卻不再細究更深的性別配置及文化內涵。

 

這兩種知識生產的方式,均阻礙我們認識原住民族的性別或婚姻關係。若是拋開這兩種取徑,向部落耆老與長者請益,我們便能更細緻認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性別分工與配置是如何鑲嵌於生態環境脈絡中。比如說,男獵女織為性別分工一環,但不論是狩獵或織布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缺一不可;男生狩獵所擁有的山林知識及能力,與女生織布所具備的文化知識與技藝,同等重要。換言之,不論父系或母系文化的性別分工,是「不同但是均衡的」,男女之間雖有差異,但並非宰制及壓迫的關係,而是相互尊重、無階序之別。

 

殖民主義入侵

原住民族文化價值消逝

 

自明鄭以降的漢人開發者、1895年後的日本軍國主義者、1945年來自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以武器與軍隊驅趕且驚嚇族人,殖民者侵犯原住民族的土地和婦女,摧殘原住民族的生存方式,帶來男尊女卑的文化價值。原住民族文化及其賴以為生的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浩劫與破壞。

 

殖民者以現代化之名,輸入新的語言與思想方式,進行資本主義的生產開發。為求生計,原住民男性流動到都市成為底層的勞工;女性的勞力、身體與性,則被主流社會視為利潤的來源,經歷層層剝削。努力適應現代化的族人,透過種種互動方式,想要融入漢人社會,卻仍然不免受到歧視。在這過程中,民族自信與尊嚴消失了,文化與族語消失了,文化中的性別關係也不復見。隨著社會變遷,取而代之的是不會講母語的年輕人、努力在都市中工作求溫飽的族人,以及逐漸消逝的部落耆老與文化。

 

原住民族人開始認同漢人男尊女卑的文化觀,漸漸有許多阿美族男性為自己的「贅婚」狀態而感羞愧,且逐漸同化成男娶女嫁的漢婚模式(黃美英,1994)。許多原本是父系的原住民族男性,也認為男人本來就是支使女人的,卻忘了傳統文化中的兩性是相互平等尊重的分工。即使是掌握現代資源的男性文化菁英,包含參與原住民族運動男性,也往往採納漢文化的價值觀,利用性別優勢,剝削原住民族女性(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

 

同樣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也形塑當代原住民族人的性別關係。現代化後,原住民與漢人同樣受到資本主義剝削,除非能夠取得穩定軍公教工作,否則在市場競爭上,男性容易因性別優勢而有較高的薪資,但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卻比女性更容易失業。女性則因薪資收入較低,較易被資本家聘僱,外出就業比例不斷增加,形成家庭與工作兩頭兼顧的難題。在這種就業趨勢下,性別關係容易走向不平衡,產生因家計壓力而來的爭吵與離異。當代原住民族性別關係,揉雜日本與漢文化男尊女卑思想、資本主義就業競爭烙下夫妻為生存而爭吵的刻痕。

 

部落觀察、學習

重建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許多社會科學文獻的提問,以負面形式表述當代原住民族的性別關係,如關心單親、離婚、隔代教養、家庭暴力等問題。這些廣泛且錯誤的社會刻板印象,聚焦於原住民族的家庭問題,使得部落老人家也疑惑,原住民族家庭真的比較糟糕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漢人家庭狀況也沒有更好(林津如、黃薇靜,2010)。然而這些汙名化的、以社會問題為出發的研究,宰制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家庭與性別文化的想像。

 

近二十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找回傳統文化知識,包含性別關係。受到長期殖民主義的影響,原住民族性別與文化知識,只能從破碎記憶,以及漢語或有限的族語來交流、學習。

 

欲重構原住民族文化知識與性別關係,帶著性別意識向耆老學習是最棒的方式。透過文化學習,我們得以重新看見族群性別文化中許多優雅細緻的面向,例如社團法人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和溪口台部落文化健康站老人合作,重新認識傳統gaya文化中,男性是不能打女性的(2019)。亞茉.哈勇(2021)訪談四季部落文化健康站女性耆老,發現泰雅族男性也可以為妻子接生。Apuu Kaaviana在訪視泰雅族文化健康站時發現,當代泰雅社會有更多男性擔任照顧服務員的工作,細心照顧老人(交流對話,2020.10.12)。這些突破當代性別刻板印象的文化資訊,仰賴觀察者去除殖民主義的文化偏見,記錄下原住民族文化中不被看見的、性別友善的元素,才有助於產生新的論述。

 

從另一面向來看,當代原住民族社會也存在過去不曾遇到的狀況,而原住民族社會也顯示出足夠的適應性來接受新的性別關係。譬如鄒族獵人協會致力於提倡部落的自主管理狩獵,在2019年首度核發4位女性的獵人證(張亦惠,2019);2020年,太魯閣族獵人協會亦核發女性獵人證(與Ciwang Teyra交流對話,2020.11.02)。這顯示鄒族獵人協會認可女性從事這項工作的知識與能力,並不因為傳統性別分工而有特殊對待。排灣族也有男性因興趣從事織布工作,經協商後也受到部落耆老認可。

 

《山中美姬》記錄東臺灣排灣族部落的原住民族同志,有不少族人最終仍是以愛的本質,接受同志存在。2018年南臺灣舉辦首屆「Adju阿督音樂節 」,今年即將邁入第三年,僅管多元性別氣質與性傾向仍面臨許多壓力,但年輕人藉由集體支持網絡,在學校與社區開展出多元性別主體。

 

這些從原住民族內部啟動的性別平權運動,讓我們看到多元性別氣質的多元性別主體正在成形,顯見原住民族文化具有走向新性別關係的潛在空間。這篇文章以解殖民的觀點出發,希望穿越殖民主義的枷鎖,協助原住民族文化找到更佳的延續方式。

 


參考資料:
Baraka, I. A. (1971) Numbers, letters. The Black Poets.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臺中:晨星出版社。
李柔、李蓉真、李昀倩(2015)《山中美姬》。臺北:政大廣電系畢業作品,無三不成李劇組。
亞茉.哈勇(2021)《泰雅族四季部落婦女在家生產經驗》。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碩士論文。
林津如、黃薇靜(2010) 〈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童保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社團法人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2019)《Gaga kinbahan na Mlikuy ki Kneril泰雅、性別與法律》。桃園市:社團法人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
張亦惠(2019)〈鄒族獵人協會全台首發獵人證 最年輕獵人是26歲女性〉《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20004687-260405?chdtv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林津如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研究專長為性別與災難、少數族裔婦女研究、臺灣父系家庭與社會變遷、多元文化家庭、交織政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