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都市原住民的生活及教育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方向,尤其是2017年《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立法通過之後,臺灣原住民的族語發展更加受到矚目。其中,推展原住民族語,不僅是主管機關原民會的重要業務,各級學校也都肩負重責大任。

 

根據原民會的移居都市原住民人口比例統計指出,從1960年後、臺灣尚在解嚴前的時間,移入都市的原住民人口僅有3%;但迄今已增加到46%,也就是說在目前的56萬的原住民人口中,居住在都市的人口實已超過20萬大關,甚至逼近總人口的一半。這表示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人口不斷地成長,未來極有可能會超越原鄉的人口。

 

然而,這也反映出原住民族面臨的困境。族群的隔代教養問題嚴重,而都市原住民能否適應競爭且生活步調快速的生活,也需要關切。以臺灣地理環境來看,中央山脈通常作為分水嶺,區分成都市及原鄉原住民;面對都市原住民人口的增加,地理環境的先天不良因素,也是造成東部和西部差距的主要原因。都市原住民的生活狀況,在他們心裡是否仍然存在有「都會叢林」?「都會叢林」其象徵意涵又為何?更值得推敲。

 

在過去的數十年來,都會原住民一出生就在都會裡,對於追求進步的生活,以及在都會生活的適應上,看起來和都市的民眾無異。但在深究後會發現,其實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從這幾年的人口發展來看,北部地區的人口都有增加趨勢,其中桃園市的人口從6年前的3萬多,如今已成長到7萬5,已直逼台東縣的7萬8千多人。當然這和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也反映了原鄉就業環境不佳因素。只是,從過去10多年來,東部地區的原鄉,也出現來自都會新移民,這些多為退休的公務人員及企業人士有關。加上如今交通便捷,一日生活圈的生活方式儼然形成,「都會叢林」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還有討論空間。

 

都會快速的生活步調,和原鄉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樣態,這中間也存在有族群對現代生活的定義及價值觀。這並沒有誰對誰錯,而是國家必須關心原鄉和都會在教育資源、經濟水平及文化方面的落差。如何使都會及原鄉平衡發展,有賴政府積極落實政策,否則原住民仍然無法脫離落後的宿命。


回顧30、40年前的北部縣市的大樓興築,象徵著生活進步,這不可否認有多數原住民族人的心血付出,這些貢獻是值得肯定。在我們享受這些成就時,我們是否有真正的關心都會原住民青年教育、就業環境以及居住環境?是我們需要長期關注的族群議題。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代理執行長

章俊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