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原走大溪地團青年,帶著排灣族文化資產,來到大溪地展開文化交流。

臺灣與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大溪地相距1萬多公里,卻有著相似的文化。1980年代,語言學家推論臺灣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此種說法也深植在許多大溪地人的心中。

 

2018年,一群來自臺東縣太麻里溪流域的排灣族青年組成「原走大溪地團隊」,經歷長達33個小時的飛行與候機時間,終於踏上大溪地的土地。這群青年們帶著部落知識、歌謠、舞蹈、雕刻以及文身等文化,與大溪地文化中心、藝術中心、藝術學校等,展開多面向的文化交流。

 

文身藝術節集結來自各地的文身師和藝術團體,透過圖騰連結,創造彼此的文化交流。

 

文身藝術節

留下臺灣人的痕跡


大溪地Tatau I Moorea島首次舉辦文身藝術節,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身師和藝術團體,從靜態的座談、動態的樂舞、工藝技術的木雕展現,透過藝術表達,呈現各個族群的文化精神與藝術。

 

但在交流項目之一的木雕,卻僅有臺灣木雕師在現場施作,也意外讓排灣族的木雕文化成為焦點。來自屏東縣大社部落的木雕師希細勒.歷瓦厄繞是臺灣團隊最年長的成員,也是團隊的精神支柱。他在木雕交流會上,使用當地椰子樹作為素材,克服工具缺乏跟語言障礙,花費5天完成祖靈柱。希細勒考量到大溪地文化中,女性地位較為重要,因此在椰子樹上刻上女性面孔,而柱體的上方則是排灣族的守護神百步蛇。

 

這件作品不僅是交流的媒介,也蘊含著希細勒的期待,「以往無論是官方或是私人的活動,我們去交流往往只是走馬看花。所以這次想留下一件作品贈送給當地人,代表彼此的認同、土地間的連結,以及族群間交流的意義,也能讓之後來到這裡的臺灣原住民看到屬於我們的印記。」

 

原走大溪地團隊為第一個進到法屬玻里尼西亞國家藝術學院演出的國外團體。

 

在文化交流中

震盪彼此的心靈


圖騰成為彼此連結的印記,而樂舞則能直接引起共鳴。在Tatau I Moorea文身藝術節開幕的這天,排灣族青年吟唱臺東縣賓茂部落的聚會歌,向主辦單位之一的Mana Tatau Maohi協會理事長Samuel Huna夫婦獻上祝福,感謝創造者讓所有人藉著大洋洲之路相聚在一起。他們的歌聲,讓夫婦倆感動到眼淚在眼睛裡打轉,激動的表示:「從你們的歌聲中,可以感受到從大地湧現的力量。」

 

Mana Tatau Maohi協會理事長Samuel Huna夫婦聽到排灣族青年吟唱的聚會歌,不禁感動落淚。

 

歌謠吟唱在排灣族文化,除了是記錄當下,更是傳唱過去、營造未來,聆聽者的情感反饋是最直接的呼應。團員楊海淵感動的說:「這些歌可以觸動到他們的心靈,這給我很大的鼓勵,原來我們的歌可以感動別人,也可以被看見。」。

 

這群青年也進到法屬玻里尼西亞國家藝術學院,成為第一個站在校園舞台上演出的國外團體。團長Sakinu在出訪前,特別學了當地的歌曲,課堂上的學生跟著哼唱,讓音樂發揮無國界的最佳效果。

 

「科學研究證明,我們玻里尼西亞人來自東南亞。」法屬玻里尼西亞藝術學院院長Fabien DINARD感動地說,即使歷經歲月的變遷,雙方的舞蹈動作已不盡相同,然而樂舞所帶動的共鳴卻深深的迴盪在彼此心中。

 

19天的交流行程,原走大溪地團隊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與看見,讓這條跨越大洋洲的文化交流所留下的餘溫,在回到臺灣後繼續激盪彼此的文化能量。一如原走大溪地團員Ulung Lupiliyan的感嘆,他在大溪地體悟到,多數大溪地人認為,保存大溪地的傳統文化責無旁貸,「但在臺灣,傳承傳統文化卻彷彿只是學者以及原住民自己的事情,與大多數的臺灣人卻好像沒有關係。」

 

對此,團員范文凱也有所感觸,決定在回國之後,更努力地將所見所聞分享給部落的孩子,「我自己在傳承文化樂舞這部分,也會一直努力做下去。」原住民青年出國,看見的絕對不僅是國外的好,更能藉此發現臺灣這塊土地的美,還有身為原住民身分的價值。

 


LiMA 新聞世界 

每週五晚間21:00播出

「LiMA」是南島語族的共同語彙,即數字「5」之意。LiMA新聞世界是以原住民族主體出發的深度新聞專題節目,追蹤報導族人關切的公共議題與社會文化現象,提供政府決策及社會討論的關鍵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