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讓創業夢想不淪為紙上談兵,強大的奧援,將能為實現目標的時程往前推進。原住民族在創業初期最常面臨到的問題,除了資金來源、地點選擇、初期經營管理相關專業職能、教育訓練等問題,也因為多屬微型產業,難以與市場價格競爭抗衡。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了要提升原住民族的經濟狀況,同時兼顧地方文化內涵,自2014年起,大舉推動原住民族經濟產業發展4年計畫。原住民經濟產業發展的第一期4年計畫在2014年至2017年實施,原民會經發處科長高文斌說明,原民會除了為此成立經濟發展處,也協助族人找出部落特色,「針對這些特色產業,我們將補足不足之處,包含政策、資金以及輔導等,都給予支持。」

 

給年輕人

一條回家的路

 

找特色、補不足,最後種下得以萌芽的希望。在第一期計畫中,台東南迴小米合作社便是透過政府計畫,成功創業的幸運者;理事長Ljuwa回憶,初期甫回部落種植紅藜,一開始也陷入資金不足,無法建置倉儲,以及沒有行銷概念而無法拓銷商品的困境,「想要回部落的人很多,但大多都只能嘴巴說說,真正回去的很少,而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問題。」

 

「部落得經濟自主,年輕人才肯回家。」Ljuwa的直言,也說出了陳芃伶的心聲。一群返回部落的原住民青年,組成愛南澳生態旅遊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芃伶回憶當時與夥伴們成立旅遊平台,透過文化基礎及社區營造讓遊客走入部落,同時也讓自小在都市成長的部落年輕人得以返鄉,找回文化認同的歸屬感;但他坦言,資金是一大困頓。「年輕人不回來,文化是不是會消失?但是文化傳承的前提,需要資金協助。幸好透過計畫補助經費,我們得以提供工作機會等誘因,吸引年輕人回來,並進到協會工作。」

 

Ljuwa經由計畫補助的第一桶金,購買倉儲設備,打下了「紅黎先生」品牌的穩健基礎。而與同樣受到第一屆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計畫支持的跑山獸有限公司,也因為資金與輔導的助援,得以從北部展開跑山活動,負責人Eva Lobo樂觀地說:「接下來我們預計將活動擴展至中部,帶領參與者走入部落,領略山林古道之美。」

 

多面向產業輔導

看見纍纍成果

 

原住民經濟產業發展第一期4年計畫已經結束,即將邁入第二期,除了延續特色農業、文創產業及生態旅遊,也結合數位、資訊、綠能與生技等,輔助創新研發以及建立通路據點,進一步拓展原住民產業發展等多元面向。

 

另一方面,隨著原住民族職業運動員在市場上逐漸增加,運動經濟的需求也隨之顯現,未來也考量著重於運動休閒產業的發展。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常務監事張志強分析,以中華職棒的球員組成結構看來,原住民比例高達4成,卻沒有專屬的經紀人與照顧基層球員的訓練站,從職棒引退回到部落的張志強,一直想替這些基層球員做些事情,「我希望朝著這個夢想去前進,而公部門的計畫將可以讓夢想得以具體實踐。」

 

第一期計畫由擁有62年扶植產業經驗的中國生產力中心輔導,投入10.98億,成功培育60個創業團隊,第二期計畫預計在2018年至2021年展開,有高達23億元的經費,或能讓扶植成果得以加倍成長。高文斌信心滿滿地說:「這一次我們將提供研發補助以及通路設置,並與學校產學合作,加強人才培育。若說第一期是讓產業落地生根,第二期我們期望能開花結果。」

 


部落大小聲 

每週六晚間20:00播出。

討論的議題以原住民族主體出發,包括教育文化、經濟產業、青年發展、婦女議題、衛生醫療與交通建設等。透過多方討論,建立政府機關、專家學者、一般社會以及原住民部落相互對話的機制,落實原文會關懷弱勢、服務大眾、照顧小眾的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