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飛魚嚮導
  2. ivucung誰迷了路 古文物牽線 找回失落的部落文化

文/陳怡如 圖/ivucung誰迷了路節目提供


原視界 2019-10-16

地織機、巫師箱、獵物網袋……這些古文物不僅是有形的物質文化,更承載著昔日祖先的生活脈絡,以及代代相傳的文化智慧。預計將於2019年11月開播的新節目《ivucung誰迷了路》,要帶領觀眾從這些已消逝的文物中,找回被族人遺忘的文化精神。

 

 

原文會第一個以古文物為主的獨立節目《ivucung誰迷了路》,雖以古文物為題,卻不只單純介紹物件,「我們更想講述物質背後的文化精神,每個物件都有原本存在的意義,它代表什麼樣的部落文化?現在為什麼消失?又為什麼有人堅持留存?」節目製作人莎韻韋浪說。

 

節目企劃李文怡接著說明,「ivucung」是排灣族語,「i」代表主動牽起,「vucung」則是繩子和繩子打結之意,兩者結合意指主動牽起連結,既是與祖先智慧連結,也是過去生活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苗栗縣南庄鄉的賽夏族織女們第一次穿著親手織的傳統服參加paSta,ay(矮靈祭)。

 

多面向介紹古文物

連結傳統智慧

 

第一季的節目將分別講述織品、傳統信仰、狩獵和民族植物等不同主題,每集節目都會找來仍堅持傳統或嘗試復興文化的族人現身說法。比如傳統服飾裡重要的編織技術,團隊訪問已70多歲的排灣族織布工藝師許春美,年輕時他學時髦的服裝設計,一度捨棄傳統服飾,但當設計遇到瓶頸時,反而是這些傳統元素讓他的設計再度受到喜愛。目前許春美不僅是碩果僅存傳承地織的老師,也和另一個年輕團隊卡塔文化工作室至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重製排灣族服飾。

 

在傳統信仰方面,當外來信仰影響部落、生活型態也改變時,仍有一群人堅守巫師職位,扮演族人與祖先和神靈溝通的橋梁;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現已消逝的重要作物如小米、紅藜、芋頭,也有許多族人嘗試復耕,族人種植的不只是作物,更是背後的文化意涵和豐富的祭典儀式;此外,過去因法規而無法隨意上山狩獵的限制,近來隨著政府推動自主狩獵,讓部落發放獵人證而露出一線曙光。

 

節目談論部落多種核心文化,內容觸及之廣,也讓製作成為浩大工程。莎韻韋浪和兩位節目企劃李文怡、高芯妤,從2018年5月開始田調,7月開拍,足跡遍及全臺,橫跨宜蘭、苗栗、嘉義、屏東、臺東等多個部落,花了1年多的時間跟部落打交道,直到今年才拍攝完畢。

 

花蓮阿美族東昌部落僅剩5位Sikawasay(祭司),他們於mitiway(播種祭)挨家挨戶舉行儀式。

 

製作節目就像上課

團隊也在做中學

 

製作節目的過程,對李文怡、高芯妤來說,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這兩位都是從小生長在都市的青年原住民,2018年才分別從大學和研究所畢業,透過節目拍攝,補足他們長久以來對部落文化陌生的空白。

 

「實際訪問獵人時,我才知道原來山裡有這麼多知識,不只有打獵,還有山林智慧。」高芯妤解釋,比如放陷阱時,要注意動物路徑,還要辨別有毒植物,避免誤食;而對旁人看來一樣的山頭,獵人卻都能準確分辨路線。「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文化,我只知道我和他們不一樣,但卻說不出哪裡不同。」高芯妤說,做完節目後,讓他更想追尋自己的根源,學習族語,並記錄最親的阿嬤的人生故事。

 

身為基督徒的李文怡,在製作傳統信仰的節目時,親身接觸巫師和徹夜通宵舉行的祝禱儀式,他分享:「這不只是一個宗教信仰,而是蘊含一個族群怎麼面對人事物的態度,是人間、祖先、神靈三者之間的關係。」像是新屋落成時請巫師舉行儀式,其實就是跟周圍的神靈和祖先報備,這裡有新人到來,以後請多看顧,「這種敬畏的心,是很棒的態度。以前我對這些神靈、祖先的存在,是個問號,但現在我相信了。」

 

李文怡笑著說:「很幸運可以藉由工作認識自己的文化,而且還不只有自己的族群,發現原來我們的文化這麼豐富,不光是常見的唱歌、跳舞,還有許多祖先想要教導後代的事。」

 

而這也是莎韻韋浪想透過節目和觀眾分享的事,「讓大家重新省思,跟著社會快速的發展腳步,我們是不是丟掉跟忘記很多東西。」就像李文怡和高芯妤的蛻變成長,古文物不僅是過去日常用品,更是蘊含族群智慧的珍貴寶物。

 


ivucung誰迷了路

11月25日晚上8:00開播。
「ivucung」為排灣族語,意指主動牽起連結。節目中將找尋族群各類型的傳統文物與人物,透過部落長輩的現身說法,理解族群長年累積的生活智慧。讓觀眾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生活中,重新與過去產生連結,不忘珍貴的族群文化資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