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部落sowalen
  2. 噶瑪蘭族奇立板社 蘭陽平原上的奇蹟

文/凃心怡 圖/《LiMA新聞世界》提供


原視界 2019-11-14

上圖:為尋找及復振噶瑪蘭族的傳統文化,花蓮的噶瑪蘭族親倘開胸懷,親自教導、傳授噶瑪蘭的祭儀文化,雙方攜手恢復舉辦已中斷百年的海祭。

自漢族及清代外來殖民力量進入蘭陽平原後,在此居住的噶瑪蘭族便遭到空前打壓。如今,生存在蘭陽平原的奇立板社族人們,向花蓮新社部落族親重新學習,一點一滴拾回族語、祭典以及族群文化,要向世人證明,他們一直都在!

 

緊臨太平洋的宜蘭縣蘭陽平原,景色優美加上物產豐饒,在漢民族尚未進入墾殖前,這裡是噶瑪蘭族人的傳統居地。「Kavalan(噶瑪蘭)」意為平原之人,即使飽經外來民族入侵,他們仍未在這塊土地上消失。

 

居住在宜蘭壯圍鄉東港村?後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平時多半說著流利的閩南語,因過去殖民政府的同化政策,造成他們面臨語言、傳統文化、祭典嚴重失傳。

 

蘭陽平原不僅是臺灣著名的觀光景點,而這塊土地同時也是噶瑪蘭人的傳統居地。

 

向族親取經

找回既有文化

 

身為噶瑪蘭族人,同時也是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潘朝成,回溯奇立板社既往歷史,直指這是一個相當強韌的部落,早在荷蘭時代就已經存在。「經過300多年的歲月,歷經漢人的掠奪、清代的統治、日本跟中華民國的治理,現在奇立板社一如當年荷蘭地圖上所標示,仍在原本的地方、保留原本的社名,令人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潘朝成娓娓說道。

 

奇立板社91歲的部落領袖潘英才,回想過去受文化殖民迫害的過程,直言那是一段血淚斑斑的歷史,包括最重要的土地受到侵占、一路遭受歧視,讓他們百年來只能隱身在宜蘭平原生存,「可是我們從未忘記自己是噶瑪蘭族。」

 

生命力雖然強韌,但是多年來的同化政策,早已讓奇立板社在無形中流失了語言與文化。他們不甘於此,毅然決然在2019年即將進入尾聲之際,投入文化尋根之旅,前往花蓮新社與立德部落取經,並立下豪願,誓言將恢復舉辦已中斷百年的海祭。

 

花蓮豐濱鄉新社與立德部落族人親自到奇立板社,教導與協助當地族人舉行祭儀的細節。

 

舉辦海祭

證明自己的存在

 

奇立板社發展協會理事潘玉峰是尋根團隊的靈魂人物,在他的成長過程曾受到歧視的傷害,但這些創傷如同結痂的傷疤,提醒他必須更堅定地找回族群文化及語言;因此,他利用各種學習族語的管道,期待從自己開始復振文化。潘玉峰發現,所有的文化、祭儀都和族語息息相關,「幸運的是,我們還有一個很穩固的族群文化堡壘,也就是新社部落的瑪蘭族親可以學習。」

 

潘玉峰分享,當新社部落的族親知道他們要找回海祭的心願後,不僅給予鼓勵支持,甚至當地的部落領袖跟發展協會理事長都數次親自來訪教學,而他們也前往新社部落報訊。

 

在噶瑪蘭族的文化中,早期的豐年祭意味著告知鄰近部落,其正值休戰狀態,期盼在祭儀期間與周遭部落和平共處;現今則透過報訊,邀請兄弟部落共同參與祭儀。

 

要找回傳統海祭並不容易,奇立板社部落族人對於儀式的任何細節都不敢大意。「復振這條路我們走得很辛苦,我們也明白,文化流浪那麼多年,要一次到位是不可能的,所以至今還在努力,現在大家都團結了起來。」雖然艱辛坎坷,但是陳玉峰語氣中卻充滿著能量。

 

從祭歌、舞蹈到儀式,奇立板社族人從零開始學習。《我們是Kavalan》這首歌已無數次迴盪在部落的夜晚裡,族人們攜手哼唱共舞,就算聲音唱到沙啞,依然持續高聲齊唱。舉辦祭儀的前夕,大家的汗水與淚水交織,彼此攜手圍成一圈,象徵同心,也是並肩向前行的動力。

 

海祭當日,奇立板社族人以歌聲與舞蹈,渴望喚起其他各社族親的認同,恢復祖先給予的身分,並以噶瑪蘭人的身分重新站在蘭陽平原上。他們要以行動告訴世人,「我們一直都在!」

 

現今,噶瑪蘭族會透過報訊,邀請兄弟部落一起參與祭典。花蓮噶瑪蘭族新社在今年奇立板社報訊時,也承諾將會參與奇立板社的海祭與豐年祭

 


LiMA新聞世界 

每週五晚間21:00首播

「LiMA」是南島語族的共同詞彙,也是數字「五」的意思。

以原住民主體出發的深度電視新聞專題節目,追蹤報導原住民族關切的公共議題,關心當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現象,掌握原住民社會的脈動,勾勒未來原住民族社會發展的願景,提供政府決策和社會討論的關鍵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