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踏10之路
  2. Pulima 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進行式

文/樂諾斯 圖/Pulima藝術節提供


原視界 2019-11-15

2012年,原文會首創原住民當代藝術獎項「Pulima藝術獎」及藝術平台「Pulima藝術節」。至今,「Pulima」逐漸成為原文會的藝術品牌,且是引發思辨、刺激各方行動的原住民藝術場域。

 

人類的藝術源自於哪?臺灣原住民藝術真正的面貌又是什麼?這一切,得要從「手」開始談起。臺灣原住民族群普遍稱「手」為「lima」,排灣族社會對擅於刺繡、舞蹈、雕刻、蓋房,以及為部落解決疑難的人稱之為「Pulima」,意指為「很多手的人」,喻有「超凡的創造力」。

 

2012年,為促進原住民藝術之發展,原文會創辦Pulima藝術獎,這是國內第一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獎項,聚焦於原住民藝術,期望透過不同的藝術展現,匯集原住民藝術的能量。Pulima藝術獎作為一種方法學,創辦之初反映著藝術場域的困乏,像是徵件規格不限題材與媒材,展現有別於當時官辦或民辦的原住民木雕、石雕或工藝競賽的侷限;此外,自90年代至千禧年後,仍在爭論何謂「原住民藝術」、「原住民藝術家」之際,Pulima藝術獎的徵選對象限定臺灣原住民身分,正式承認這群創作者在藝術場的特殊定位。Pulima藝術獎的設立,係緣於百年來原住民藝術發展困境,不僅與其他藝術獎項有所區別,更是企圖展現原住民藝術風貌之平台。

 

在設立獎項同時,2012年也創辦Pulima藝術節,展現Pulima藝術獎得獎成果,並邀請國內外文化藝術團體參展、演出,匯聚臺灣原住民藝術與創意之能量,引領社會大眾認識原住民文化價值,使原住民族優質豐富的文化深耕臺灣。

 

第四屆Pulima藝術獎得主合影。

 

回應時代脈動的

藝術平台

 

兩年一次的Pulima藝術獎及藝術節分別以競賽及節慶的形式呈現,執行團隊往往以「論述先行、形式在後」為理念,先拋開既有的框架,回顧、整理與探究近兩年原住民藝術場域的狀況,針對可能發展的脈動,討論觀察、提出策展論述,於當年度規劃契合藝術生產及藝術市場的活動內容,並爭取該屆籌備委員會的支持。

 

從每屆的命題論述,可以觀察到近年原住民藝術發展的脈絡,以及Pulima藝術獎與藝術節如何回應時代演變的路徑。2012年,Pulima藝術節主題為「信仰及其所創造的」,企圖開啟原住民藝術定義之論述機制,傳達「信仰」是原住民異於其他藝術型態的審美意識,即使歷經時代變遷,仍將流傳下去。

 

2014藝術節主題為「城市部落」,旨在發掘城市中被隱藏的原住民族力量,視角不僅置於都市中的原住民族,更延伸至擁有城市經驗的原住民族群,吸引年輕世代關注自身文化。當年首次獨立運作的第二屆Pulima藝術獎,主題「為族群服務」,回應1950後中生代重視藝術為部落服務的精神遺產,回溯自日據至今日的發展脈絡,瞭解原住民藝術如何承接歷史,直到突破歷史侷限而取得獨立的場域。

 

2016 Pulima藝術節與第三屆Pulima藝術獎共同定名主題為「o loma no adingo 靈魂的所在」,回應2015年發生的中青世代交替現象,新一代創作者也開始回溯母體文化,以彰顯創作的獨特性。當屆首次辦理新秀競賽、表演國際共製等,連結全球原住民藝文環境與議題,將提升Pulima藝術節為國際原住民藝文平台的層次。

 

2018 Pulima藝術節與第四屆Pulima藝術獎主題為「Micawor翻動」,意味原住民藝術家肩負保存傳統文化的使命,同時透過藝術批判性與社會對話,甚至擴增原住民主體性。該年首次辦理節中節,邀請澳洲原住民藝術節Yirramboi辦理主題週,透過跨節串連,創造世界原住民交流的平台。

 

Pulima的精神──與時俱進

 

撒古流‧巴瓦瓦隆曾說︰「勇敢的反映當下,當一個Pulima,而不是一個藝術家。」這句話意味著Pulima的精神在於不斷地與時俱進,解決當代的問題,就像是日據時代的前輩藝術家,打破家族師徒傳習的體制,啟發更多的創作者。

 

原文會將Pulima定位為「臺灣唯一體現原住民主體精神及當代藝術風貌之平台」,便是與時代共同邁進,不僅發掘及培育藝術人才,建構Pulima為展現實力與潛力的舞台,往後將持續引發大眾對原住民藝術之興趣,培養審美意識,更要重視藝術平權與正義,發揮藝術展示教育之健全功能。

 

2019年舉辦的《Pulima表演新藝站》,以「奔放」為主題,自2018年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入選作品中選出3件,將作品完整製作、發表,展現潛力新人的創作魅力。由上至下依序為幽法《aynuko》、高旻辰《粉紅色》、朱克遠《semupu數》。(攝影:Ken Photograph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