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射日傳說,大家可能都會立刻聯想到后羿射日。

但你知道嗎?

在孕育我們的這座寶島上,也擁有各式各樣讓人充滿驚嘆的射日傳說,精彩程度甚至更甚於后羿射日。

 

 

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射日傳說,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但大致可以歸類成幾個不同的類型,其中一類相傳曾經天上有兩個太陽,讓大家難以生活,最後只好派部落勇者遠征太陽的故事。泰雅族、鄒族、布農族、賽夏族、魯凱族的射日傳說就屬於這一類,然而雖說都是兩個太陽,但誘發人們想遠征太陽的原因卻各不相同。

 

父子接力 

萬里討伐太陽

 

在泰雅族的傳說中,許久以前的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沒有月亮,所以白天跟晚上並無區別外,大地非常酷熱,萬物也難以生存。族人討論之後,認為應該要射下其中一個太陽,否則大家都會曬成乾,於是決議派出部落裡3位勇士,帶著弓箭、佩刀前往東方討伐太陽。射日的征途大概就像要到達「遠得要命王國」一樣,彷彿永無止境,3位勇士看著自己逐漸花白的頭髮,決定讓其中一人回部落說明情況,另兩人則繼續往前進。族人聽完報告之後,再度派出3名勇士,準備好乾糧、武器等用品,並各自揹了一名男嬰出發。

 

3名勇士與3名男嬰就這樣帶著全部落族人的期許,向東方不停地邁進,並且將吃過的柑橘種子種在沿路的土地,用以標註回程的路標。走著走著,時光一年又一年的過去,第二批隊伍逐漸趕上第一批隊伍,他們早已成了白髮蒼蒼的瘦弱老人。隊伍持續往前進,最後第一批的老人與第二批漸漸年老的勇士相繼離世,而3位長大成人的嬰孩則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往前邁進,終於到達太陽所在之處。

 

3人拉起弓箭往太陽射去,然後不意外地,完全沒對太陽造成任何傷害,於是又嘗試將過去前輩告訴他們的秘法,將木鼠的「烏茲達西」(陽具)掛在箭頭上,對準剛升起的太陽射去,居然命中了!被射中的太陽流出了滾燙的鮮血,從天上掉下來,其中一名青年被滾燙的鮮血當頭淋下,失去寶貴的性命,而被射中的太陽神奇地變成蒼白的月亮,濺下的血滴則成為星星,天地開始有了晝夜之分,人們終於不用再為無止盡的炙熱天氣苦惱。

 

死神般的漂流木之子 

突發奇想的射日小旅行

 

不同於泰雅族父子接力完成大業的艱辛過程,鄒族有另一個聽起來相對神奇的射日傳說。從前有個女孩是孤兒,因為沒人可以幫忙獵野獸,她只好拿網子到河邊撈魚,結果不但撈不到魚,還被一根漂流木纏上,不得不將漂流木挟在褲袋上,安慰自己至少多一根柴薪,結果回到家之後,漂流木不見了,女孩卻莫名懷孕生子。

 

生出來的孩子名叫奈巴拉牟吉,這名漂流木之子從小就聰明且擁有死神般的能力,只要舉手指向鳥、鳥就死,指向鹿、鹿就亡,連用弓箭射動物的腳印,動物都會離奇的死亡。結果部落裡的人們不但不怕他死神般的能力,還嘲笑他的武器像玩具。而「死神」奈巴拉牟吉因不甘心被嘲笑,一氣之下決定爆橘子……啊不,是射太陽。

 

當時的天上也有兩個太陽,於是奈巴拉牟吉帶著朋友踏上射太陽的征途,辛苦地抵達目的地後,他們先躲在太陽休息的地方,等到太陽出來時,奈巴拉牟吉就跟朋友說:「待會弓箭射出去,就跟著我一起跳進水裡。」結果,太陽被射中後噴出炙熱的鮮血,奈巴拉牟吉迅速跳進水裡,但朋友慢了一步,濺到太陽之血而死去。另一個太陽發現自己的好兄弟莫名其妙被射死,嚇到躲起來久久不敢出現,大地變得一片黑暗。部落的人們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只好拿著牲禮哄太陽開心,太陽終於出現,但過了一下又回到西邊,於是開始有了晝夜之分。

 

憤怒的父親為子射殺太陽 

月亮與布農的約定

 

在布農族的射日傳說中,則是憤怒爸爸為子報仇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妻很勤勞,即使在兩個太陽嚴酷的照射下,仍然天天到田裡耕耘。

 

有一天他們帶小兒子去田裡工作,但因為孩子無法忍受炎熱的陽光而大哭不已,母親只好用亞麻仁子(sikul)的葉子蓋著孩子,但葉子也被烈日曬枯,他們只好換用背帶蓋著孩子,不久後,孩子終於不哭了。夫妻倆在工作結束後看望孩子,才發現孩子居然被曬成蜥蜴!

 

傷心的父親帶著大兒子討伐太陽,最終射中太陽的眼睛,太陽痛得想殺掉父子,但聽到父親失子的控訴,便改變心意,決定放父子離開,並承諾未來只會有一個太陽。被射中眼睛的太陽送給父子一些植物的種子,並告訴父子之後他會化為月亮,按照其圓缺變化栽種植物便會豐收。因為跟月亮的約定,從此布農族有了依照月亮的變化而進行小米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入倉祭及射耳祭的歲時祭儀。

 

射日?

我們即使不動手也能讓太陽害怕

 

比起上述的神話傳說中,主人翁們費盡心思用弓箭射太陽,排灣族的射日傳說,顯得輕鬆且意外。以前,不僅有兩個太陽,天空還非常低,所以非但沒有日夜之分,陽光也讓人炙熱難耐。部落的族人因為沒有夜晚可以睡覺,只能整天不斷工作。有一天,一位名叫特卡尼旺(Tokanivon)的族人在搗小米的時候,一不小心讓木杵撞到了天空,其中一個太陽因此掉下來,天也因為被撞了一下而升高,從此終於有了夜晚,人們才終於可以休息睡覺。

 

除了排灣族,達悟族也有非射日的射日傳說。從前天上有兩個太陽,由於陽光的熱能量實在太強,所以人們的食物不需要用火煮烤,只要放在太陽下,即可變熟。有一天,紅頭部落裡的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上山,他們搭建一個棚子讓孩子遮蔭,便放心地回到田裡工作,同時也藉著陽光的熱度把食物烤熟;雖然食物都熟了,但孩子也被曬死了。看著被太陽曬死的孩子,夫婦難過地哭泣,並對太陽產生恨意,他們用手指對準其中一個太陽詛咒道:「你去死吧!你曬死了我的孩子,消失吧!」被詛咒的太陽被這滿滿的恨意嚇到,驚嚇過度後,漸漸地失去光芒和熱度而死去,從此天空便只剩下一個太陽。

 

射日傳說的另一面 

太陽與月亮的關係

 

相對於上述的傳說,月亮都是太陽死去後失去能量而變成,但是在卑南族及阿美族的神話裡,太陽與月亮則是兄妹和夫妻的關係。

 

在洪水時期,所有的一切全被大水淹沒,天上的太陽和月亮也無法倖免,最後只剩下5位兄弟姊妹乘坐著木臼漂浮在海上。由於天地一片黑暗,於是這群人商議後,決定把一男一女推上天變成新的光體,男生變成了太陽,女生則成為新的月亮,兩個光體就這樣按著白天黑夜輪流照耀大地。

 

而阿美族的傳說,太陽反而是以女性為角色,反映母系社會的背景。遠古時期,太陽和月亮原本是一對夫妻,身為妻子的太陽個性獨立外放,月亮為追求更契合的二人世界,決定離開太陽遠走他去。月亮離開之後,太陽決定追求自己的幸福,有天忽然見到名為「普羅」的細竹,長得特別修長可愛,於是從天而降,追求普羅,期能共譜姻緣,但普羅不欣賞太陽外放的性格,拒絕了太陽的求愛,太陽也只好悵然地飛回天上。

 

而離開太陽的月亮深感寂寞,因而下凡與名為「笠答都」的稀葉竹結婚,沒想到這任妻子的個性依然熱情外放,月亮決定與她分手,回到天上。後來稀葉竹痛改前非,發現自己最愛的還是月亮,所以拚命往上攀爬,想與月亮復合,無奈天實在太高,再怎麼賣力也攀不上。從此以後,太陽與月亮永未再相聚,而稀葉竹也有時舉頭望天,有時垂頭低喃。

 

別人射日

我們救日

 

除了常見的「射日」傳說,還有其他神話故事流傳於邵族部落,他們不但沒有射太陽,還救了太陽與月亮。

 

從前,有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哥,女生名叫水社姐,他們以捕魚為生。有一天,天地轟隆搖動,太陽與月亮一閃不見,從此世界陷入一片黑暗,植物無法生長,人們開始叫苦連天,於是大尖哥與水社姐決定前去尋找太陽與月亮。經過幾番長途跋涉,他們找到一個山洞,洞口裡的老婆婆告訴他們太陽與月亮已經被兩條惡龍吃掉了,自己也被迫日以繼夜地為惡龍煮飯,而惡龍什麼都不怕,只怕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於是兩夫婦帶著老婆婆給的鍋鏟及火叉,前往阿里山將金斧頭與金剪刀挖出來,並以此殺死惡龍。為了將太陽與月亮送回天空,他們吃掉惡龍的眼睛化作兩座高山,長出棕梠樹將太陽與月亮托往天空,並站在日月潭邊守著太陽月亮,也就是現今的大尖山與水社山。邵族每年秋天的托球舞,正如同這對夫婦托住太陽與月亮的樣子。

 

萬物皆有生命

太陽也不例外

 

原住民族的射日傳說,展現自然力量對生活的影響外,也反映出原住民認為萬事萬物皆有生命的宇宙觀。所以當太陽被射中的時候,也會像人一樣流出鮮血,而太陽作為熱能的來源,其流出的血必然會將人類燙死。而大家較熟悉的后羿射日傳說,並未提及的星星與月亮,在原住民各族的傳說故事裡,不但以充滿想像力卻不失邏輯的方式解釋他們存在的緣由,同時,也增強了討伐太陽的困難度,讓後世更能體會祖先對生活的努力與拚搏的精神。

 

從不同部落所流傳的射日傳說,可以觀察到,即使射日傳說都是以兩顆太陽作為背景,但箇中的情節,也能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原住民族的祭典禮儀以及面對自然與生命的積極態度。

 


─ 參考資料 ─

林道生編著,《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1~5),臺北市,漢藝色研,2001。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泰雅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鄒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布農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排灣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達悟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卑南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阿美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邵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出版,20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