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部落sowalen
  2. 民族教育的翅膀 Tnunanz課程發展策略聯盟成立

文/凃心怡 圖/《LiMA新聞世界》提供


原視界 2020-04-17

上圖:實驗教育秉持著「學習不應該只有在課堂,而是要進入山林學習傳統知識」的精神,重新開啟原住民小朋友認識文化的起點。

新竹縣尖石鄉有5所小學共同成立Tnunanz課程發展策略聯盟,以資源共享的方式,推動民族教育課程,期待能培育出具有gaga精神的孩子——願意分享、勇於承擔,做一個永遠堅持的泰雅人。

 

2019年,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嘉興國小,與周邊鄰近的4所學校,共同成立Tnunanz課程發展策略聯盟,期待以資源共享方式,實踐原住民族教育。

 

對於嘉興國小暨義興分校校長徐榮春來說,時間換來合作的力量。多年來他與鄰近學校校長共同討論民族文化實驗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出共識,「我們覺得既然要做,那就一起做!」於是嘉興國小、尖石國小、新樂國小、桃山國小以及尖石國中,5校的Tnunanz發展策略聯盟正式在2019年啟動,全面推動民族教育課程。

 

老師帶著小朋友練習手作捕捉老鼠的陷阱。

 

實驗教育

找回文化的血與肉

 

民族教育課程不僅帶著孩子栽種作物、與土地親密接觸,也帶領學生學習設置捕捉老鼠的陷阱。課程內容不設限且琳瑯滿目,教師群則都來自部落職人與耆老。

 

如嘉興國小暨義興分校的文化教師頂定巴彥,他身為前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館長,憑藉著對泰雅族文化的經驗與見解,在課堂中講解、實作,一一帶著孩子們領略文化之美。

 

「我們期待孩子們能從學習中認識自己的文化。」頂定巴彥坦言,面對文化嚴重斷裂,要重新接上部落孩子與祖先的親密接觸確實有難度,「如果說原住民本來是一條完整的魚,但是因為文化斷層,現在只剩下魚骨頭。」

 

該如何把血與肉重新接補上,民族教育課程可謂是最不可或缺的黏著劑。「民族教育課程得先整合學校未來方向,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大,先做手伸出去能摸得到的。」頂定巴彥認為,像是入倉祭、歲時祭儀、音樂、社會定律就是魚的肉,「我們先將這些肉放進去,再看看這條魚完不完整,可以從哪些地方補足、填滿,等到填滿了,這條魚就是活的了,實驗學校也才能真正達到應該擁有的價值。」

 

文化課程不僅是為了讓孩子追根溯源,同時也協助他們運用祖先智慧走出人生方向。嘉興國小教學組長藍信翔記得,當年部落耆老在教導編織時,曾告訴他:「我們編織的時候,要按照紋理編,接下來才能更順利,也不會打結。」

 

這句話聽起來很容易,但深入細想,其實蘊含豐富的人生道理。藍信翔說:「編織叫做daminun,泰雅族的靈魂叫做tninun,字差一個但意思一樣。指的是編織就像編織我們的人生,我們要順著紋理編,不要打結,編織出來才是好的靈魂,所以泰雅族的語言意涵相當深,無形中就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操作中教到了。」

 

織布原是泰雅族的生活文化,但因小朋友已漸漸與族群文化脫節,只能重新在課堂中學習。

 

連結融合

讓孩子展翼翱翔

 

嘉興國小的民族教育課程分為小米、山林、編織工藝、樂舞與社會組織文化5大方向,為了讓不同年齡層孩子都能深入吸收,校方對於民族教育課程的安排也煞費苦心。徐榮春表示,校方不厭其煩與耆老請教討論,並且和教學老師共同設計出最符合年齡層的教學,「比如低年級生利用畫畫讓孩子觀察,而高年級生或許就能直接回到語言上。」

 

然而他們也不忘跟隨世代轉變,在舊雨新知中找尋平衡點。頂定巴彥認為,應該將過去與現在的文化相結合,或許能誘發另外一個泰雅族文化的誕生,「新誕生不是放棄過去,而是從過去文化基石中帶動現在的復振傳承。」

 

Tnunanz發展策略聯盟,共備泰雅族文化課程,實踐原住民族教育,試圖從課程中帶領原住民部落孩子找回母體文化,進而加深身分與文化認同。

 

雖然新增民族文化課程,主科一科都沒少,原定的國語、數學、英文、自然、社會等,沒有拿掉半科。藍信翔表示,不僅不會影響現有的學業,反而讓學校教學變得比其他學校更為豐富精采,成為意想不到的教學優勢,也期待學校孩子能因而裝上翅膀,飛往他們的人生方向,並在夢想中大放異彩。

 

因學校老師並非皆為泰雅族人,因此某些課程需要倚賴耆老親自授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