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部落小米的滋味,以及過去耆老們對待自然山林和烹調食物的方式嗎?《’ilol的味道》上山下海跑遍全臺,重現快要消逝的傳統食材。不僅要找回老人家最想念的滋味,還要讓觀眾看見最珍貴動人的部落飲食文化。
黃色芋頭的綿密滋味、難得一見的石板烤小米餅、超過人身的巨大魚簍……這些在現代部落中,幾乎已遭遺忘的原住民飲食文化,都在《’ilol的味道》裡原汁原味忠實呈現。
「'ilol」是阿美族語想念、思念的意思,發音近似「遺漏」。隨著部落生活演進,很多過去老人家對待山林和烹調食物的方式,逐漸被族人們遺忘了,《'ilol的味道》就是要找回令人懷念的部落滋味。
節目特別請來經驗老道的阿美族廚師陳耀忠擔任主持人,他曾在2017年以《’aledet美味阿樂樂滋》拿下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節目製作人胡財源相信,「他能以最自然的方式,告訴大家他感受到的部落故事。」
原住民上山工作、打獵,通常只會帶簡單的器皿及捕獵、生火工具。主持人陳耀忠在節目中,如實呈現原住民野炊方式,讓食物保有單純的原味。
找回部落
傳統食材
在第一季13集節目裡,製作團隊跑遍全臺,探訪不同部落食材,耗費一年半的時間拍攝製作,胡財源說:「所有食材都是取自於大自然,全是以前部落常吃的食物,不是現代栽種的作物。」
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作物小米、樹豆、赤小豆、野菜,以及切開後呈現乳白色的地瓜和黃色的芋頭,「這些特別品種都是老人家很早以前就在山上種的。」胡財源說,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野生當歸」,以前山上常有大片野生當歸,早期漢人會請原住民挖取或是賣給中藥商,漢人食用當歸的根莖,原住民則把葉子做成料理,用來炒蛋或包水餃,別有一番風味。
但《’ilol的味道》要尋回的不只是食材,「這個味道不只有食物的味道,還包含部落取得食物的方法、傳統料理方式,還有陳設擺盤,每個部分都有獨特的韻味在。」胡財源說。
重現幾近失傳的
料理手法
像是屏東大武部落,還保留魯凱族古老的石板料理「烤小米餅」,因做工繁複,現已少見,幾乎只有在祭典時才能一嚐滋味。製作團隊便深入山林,找尋耆老重現這道料理。
從砍柴生火起步,再將石板鋪上並烤熱,接著將小米糰攤平放在石板上,蓋上芭蕉葉再壓上石板,最後等待小米燜烤熟透。這不僅是單純的料理,更具有重要文化意義。小米餅是祭典的重要祭品,耆老會根據小米餅的燜烤結果,占卜當年運勢,如果小米餅烤得完美無缺,部落便會風調雨順、收穫滿滿。
除了料理食材,團隊也看到過去部落如何捕獵、取得食物。胡財源還記得,初到阿里山新美部落時,當地鄒族人用傳統巨大魚簍捕魚,「那個魚簍比人還大!」
為了呈現最自然的料理方式,節目堅持不使用現代器皿,「我們跟別的原住民美食節目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所有料理都是野炊,不用瓦斯、沒有鍋碗瓢盆,回到最原始的生活模式。」每次拍攝最少都是四機作業,為的就是捕捉不同角度的珍貴畫面。
族人進到深山便以山林為家,天然的石壁山屋就是獵人最好的臨時遮蔽所。
鼓勵回鄉青年
傳承部落飲食
在尋找傳統味道的過程,節目也發現許多新血的力量,年輕族人選擇回鄉,各自運用不同方式,傳承部落智慧。胡財源表示,「我們希望透過節目,給願意回到部落的年輕人一些支持跟鼓勵,他們就像是跑馬拉松一樣,我們要當熱情的啦啦隊,讓他們知道回部落這條路不是孤單的。」
曾是職業軍人的阿美族人Emas,放棄穩定收入,回到家鄉跟著部落媽媽們,以山林友善的耕作方式種植刺蔥,並學習採集野菜蘆葦、林投樹等。他將採集來的食材做成刺蔥茶、蘆葦心料理、林投心炒肉絲,也用林投葉編織容器,蒸煮傳統米食便當「阿里鳳鳳」。
「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部落從以前就傳遞很多生存的本能,善用這些能力,就可以活得很好。」胡財源接著說:「大家想去泰國學泰國菜,那為什麼不可以去部落學習部落料理呢?」
《’ilol的味道》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激起觀眾好奇心,讓他們了解部落飲食文化,達到傳承之效。最終這些味道不再遺漏,而是將再次回到族人們的生活之中。
ilol的味道
每週日晚上8:00播出。
「'ilol」是阿美族語想念、思念的意思,發音近似「遺漏」。節目探訪不同部落,找尋山林自然食材及傳統部落料理方式,深度體驗部落生活,帶領觀眾看見珍貴動人的原住民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