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部落sowalen
  2. 佳心石板屋重建 找回心中消失已久的家

文/凃心怡 圖/《LiMA新聞世界》提供


原視界 2020-06-16

上圖:家屋重建結合族人與政府團隊的力量,重現祖先古老的生活智慧。

200多年前,原本居住在南投的布農族人,沿著拉庫拉庫溪遷徙並建立聚落,大分、瓦拉米和佳心都有他們生活的足跡。但1930年代,日本政府為求方便統治,強制布農族人遷移下山,隨著時間推移,山上的家就此埋沒在荒野蔓草之中。直到2018年底,一棟石板屋的修復,才讓族人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自遷徙至今,佳心Istasipal家族後裔已傳到第六代,他們對祖先的思念之情未曾忘懷,只是祖先口中「山上的家」之記憶,卻離他們越來越遙遠。正值壯年的lstasipal家族後代張緯忠說,直到2013年,他才向長輩提起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我的家在哪裡?老人家才告訴我,我們的家在佳心社。」

 

而當年,花蓮縣文化局也正在進行一項調查研究案,無獨有偶地正好與佳心部落密切相關。花蓮縣文化局科員陳孟莉表示,當時他們深入調查日本殖民時期八通關越道路的遺構,發現此越嶺道是日本人為了壓制當地布農族人所闢建,碑體至今仍完整保留,文獻紀錄也相當完善,「但是當我們面對這條越道路的歷史詮釋,看到的都是日本人的詮釋,而布農族人的詮釋觀點是什麼呢?」

 

「我們去探索這個問題的時候,就發現這問題的解答難以尋覓。」陳孟莉感嘆地表示,布農族人從拉庫拉庫溪流域被移往卓溪六村已將近80年,過去曾經在流域住過的老人家多半已經過世,歷史記憶出現斷層。陳孟莉回想近幾年來,卓溪鄉布農族開始陸陸續續有尋根活動,但大多僅是整理家屋、祭拜祖先,於是文化局提出計畫,邀請當代的布農族人回到祖居地,並重建傳統家屋。

 

木材在山下裁切完後,由工班以人力背上山。

 

徒步搬運

重建家屋

 

重建家屋,對當代布農族人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未曾在祖靈地生活過的他們,早已佚失了搭建石板屋的知識與技藝。所幸,結合文化局、中央研究院、國立臺東大學的考古研究與田野調查,再輔以耆老的記憶,仍將歷史的樣貌完整拼湊出來。

 

佳心舊家屋結構施作技術指導林宏益老師笑言,「即使族人對傳統家屋的記憶斷裂,但是從砌田埂的疊石、工寮搭接方式,仍讓人驚訝地發現,原來這80年來,族人早已將技術內化並展現在其他的生活應用上,僅需要回溯、挖掘,便可以重新找回家屋興建的技藝。」

 

在玉山國家公園裡重建家屋困難重重,除了法規,建材的運輸也是一大難題。建造一座家屋的材料,共計有22噸,20名工班們只能仰賴雙腿和臂膀徒手搬運,足足花了1個月才將所有的建材運送到4.5公里遠的舊社部落。

 

臺東大學公事系助理教授林靖修表示,為求在計畫時間內完工,族人必須先在山下將石頭、石板與木材處理好再背上來,「林務局非常支持我們,但到標定的森林木砍伐後,還得等半年以上才能風乾使用,所以我們只得向山下木材廠訂製,裁切後再扛上來。」

 

族人回到佳心重建家屋,在祭拜儀式中告知祖靈即將動工的消息,請祖靈保佑一切順利平安。

 

汗水搭建

傳承智慧

 

未曾預想到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每一項增加的任務都讓計畫變得越來越艱鉅。只是隨著石板屋的結構日益清晰,族人們知道,要回到心中那久違的家,已經不遠了。

 

花費近1年時間,族人終於在祖先曾居住過的拉庫拉庫溪流域,蓋起布農族消逝許久的家屋。2018年12月3日,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在眾人的汗水與淚水中,宣告完工。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感動地說:「臺灣原住民千百年來守護這一塊土地,不論是高山峻嶺或是峽谷溪流,他們都跟土地共同生息。部落族人在殖民時期被迫離開祖靈地,當年族人流著眼淚下去,現在則是流著汗上來。」

 

家屋的興建還不是結局,傳承與維護的擔子已悄然落在後世子孫的肩上。讓家屋重新點燃的火持續熾盛,將是他們最大的考驗。

 

工班上山整建施工道路。


本新聞專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