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面故事
  2. PINUYUMAQAN 臺灣的邦聯時代
  3. 紙上書展

文/李金賢、涂心怡、張仁瑋


原視界 2018-11-04

在臺灣的邦聯時代,外來政權與臺灣土地上的住民多有攻防、互動,幸而留下文字記載,得以呈現數百年前的臺灣光景。然而「讀史知興替」,在回顧過往的時光旅程中,我們看見文化與族群百態,同時也需要理解並思考,不同的視角對歷史所產生的各式解讀。

 

 

 

《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

作者:周婉窈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從「正規教育」的角度,臺灣的歷史教育往往著重於背誦與填空,導致每一段談論歷史的課文都彷彿與當下斷裂。

 

翻開本書,作者對於臺灣土地的關切躍然於字裡行間,每一段歷史故事,都強烈地與讀者當下所處的社會環境緊密連結。從橫跨太平洋的南島語族歷史、相繼到訪並留下政治與經濟影響的漢人、西人,至日治時期萌芽的臺灣族群意識,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敘述,說明臺灣社會多元並存的文化底蘊,是如何在歷史緣由中累積而成。最後,作者詳細地介紹臺灣民主化歷程,強調民主並不僅是憲法賦予的選舉權利,而是人民在困苦與艱難的歷史過程裡,不懈地向命運爭取而來的產物。

 

《最後的女王》

作者:巴代 出版社:印刻出版社

 

歷史小說是一種帶有魔力的體裁,使人能夠穿越時空之壁,參與遙遠的事件,見識已然不在的場景,甚至能與未曾謀面的人物共感。透過作者的書寫技巧,繁複又破碎的史料再度串聯,成為人物波瀾壯闊或細水長流的一生。

 

本書在作者嚴謹的考察與細膩的安排之下,讀者將超越語言、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隨著陳達達生活在19世紀末的花東縱谷,一路與漢人、日人交涉、周旋,並且出入沙場。這些不僅是學校課本裡,看不到的卑南族歷史,透過史料陳述與人物情緒交融的獨特筆法,更使讀者得以參與陳達達的人生,走進壯闊的歷史長河。

 

《熱蘭遮城日誌》

譯註:江樹生 發行單位:臺南市政府

 

1624年至1662年,荷蘭人以熱蘭遮城為中心,建立起與南洋國家及日本的貿易關係,使熱蘭遮城成為匯集各地商業與政情之處。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日詳述、撰寫營運相關日誌,並送回荷蘭母公司,以確實掌握殖民地區的活動。原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流水帳,記載荷蘭時期臺灣的風俗民情,無論是天然災害、住民社會文化、戰役降服與各種建設等,皆以書信、報告、日記等形式具體書寫,意外的成為日後考察荷治臺灣時期的重要史料來源。

 

《臺灣外記》

作者:江日昇 出版社:國立台灣文學館

 

看似史書,但非嚴格的正史。書中雜揉編年與記事本末體例,每卷皆標有類似章回小說的回目,且大量採錄神話、傳說、謠讖及詩贊等,文學性極厚,描寫人物又多帶小說家的筆法,具有濃厚的小說趣味性。

 

成書於清康熙晚期,主要內容為明末清初鄭氏史事,記事自天啟元年鄭芝龍離泉州至澳門(1621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是研究南明史及鄭氏時代臺灣史的重要史料。有趣的是,正因為紀錄鄭氏時代,其中也出現鄭氏進入臺灣,與臺灣「番人」交戰及治理的情事。但在漢人的腳本中,充斥的盡是外來者的觀點。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作者:甘為霖、翁佳音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前衛修訂新版的《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其中包含〈福爾摩沙概述〉以及〈福爾摩沙教會工作摘要〉兩大部分。

 

〈福爾摩沙概述〉記述荷蘭人早期對臺灣住民的地理、貿易及宗教的認識,亦收錄荷蘭首位駐臺牧師干治士著名的臺灣原住民報告;〈福爾摩沙教會工作摘要〉則囊括荷蘭派駐臺灣的行政人員、教會人員在臺的「工作報告」,記載臺灣原住民、漢人、日本人、西班牙人等互動,並陳述荷蘭人在臺所推展的貿易、農業、傳教等各種殖民事務,是了解初入「歷史臺灣」的第一手史料。

 


註:本文使用「番」、「蕃」等字眼,出於保持引用歷史文獻所用之文字,非帶有貶義,尚請見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