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面故事
  2. Plutut: Qlhangi gaya dgiyaq 交棒──入山請注意
  3. 不向現實妥協的老青年 kui tjuzingla

文╱郭柏均 攝影╱蔡宗昇 照片提供╱萬安村青年會


原視界 2021-10-01

返鄉復振文化也曾幾度遭遇挫敗,但kui tjuzingla從現實中思考轉化傳統的方式,在回應當代需求之際也保留族群精神,帶領年輕一輩找到部落出路。


 

來自屏東萬安部落的kui tjuzingla,自大學即離開部落到臺北讀書、工作,原本對未來秉持隨遇而安的態度、沒有太多想法,碰巧因家鄉來義國中釋出教師實習名額,便返鄉任教。kui現在不僅在校內協助推動民族教育課程,更是部落青年會的指導老師,對傳承族群文化不遺餘力,但其實他曾是遺失文化的一代。

 

「我經歷過新生活運動、禁說族語等政策,所以我在高中以前對族群是沒有什麼想法跟概念的。」kui笑著分享,那時國小有20分鐘課間活動,會由外地的老師透過他個人的想像,教學生跳一些美國原住民的動作,「以前老師教什麼,我們就跟著學、跟著做,錯了也不知道。」

 

直到在臺北讀大學,當時原住民族運動如火如荼展開,kui跟著同學在街頭為原住民族發聲,也因緣際會認識原舞者的成員,因而開始參與原舞者的活動、學習樂舞。Kui表示,「在臺北經歷這一段,我才對族群議題有一些看法,也培養出對原住民文化的興趣。」後來kui輾轉在原舞者、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工作,於2002年回到屏東教書。

 

kui藉由復振送情柴文化,讓年輕族人認識民族植物。

 

返鄉後兩度成立青年會

 

每位返鄉青年,都想為家鄉盡一己之力,只是現實往往逼得他們撤退。「很多年輕人回到部落,但沒有穩定的工作、養不起自己,很難待得久。」自稱「老青年」的kui,幸運地能回到家鄉從事教職,在生活安定後,恰巧有前輩邀請他參與部落事務,kui便義不容辭地投入部落工作。

 

當時部落承接的計畫大多與文化習俗相關,kui曾在2005年前後組織青年會,邀集部落青年一同學習並傳承傳統文化技藝。可惜的是,這一批青年年紀大約20至30歲,且幾乎都有工作在身,對於重新學習傳統文化,不免有些排斥。「這個世代對文化的意識比較薄弱,尤其學樂舞要看得懂羅馬拼音,大人們只能用注音學英文發音,加上很多外務問題讓他們參與的意願慢慢消失。」kui帶點遺憾地說。

 

後來撒可努回故鄉成立青年會,萬安部落的孩子們接觸到相關活動,主動向kui提出希望與部落青年一起做事的想法,kui遂於2011年再度扶植青年會成形。這次青年會的成員為國小與國高中生,年紀輕的孩子本來就待在部落生活,年紀稍大的每逢周末也會回家,且現在學校較為注重本土教育,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未與族群文化脫節,青年會的課程與活動設計便更好著手。

 

「從小接觸不同語言容易上手,且羅馬拼音也是認識其他文化的工具,加上智慧型手機讓學習方式更多元。,不過手機的缺點就是有太多娛樂讓他們分心。」這批青年會已維持運作近10年,kui看似帶領出一番心得,卻又隨即語重心長地說:「原住民孩子學業比不過別人,常常落入邊緣中的邊緣,青年會是個讓他們找到歸屬感的地方。」

 

kui與青年會成員感情融洽、緊密。

 

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發揮效益

 

不只是學習樂舞,萬安部落在政府計畫與公所資源支援下,重現排灣族送情柴,近年更與收穫祭結合,藉由部落的大型活動,讓更多人能參與、認識傳統的文化儀式。

 

「為什麼要送木柴?『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第一個,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kui解釋,過去排灣族階級社會制度嚴謹、男女界線分明,僅能藉由換工時唱情歌或送情柴表達心意。

 

 

告白方式有兩種

晚上祕密進行的papuljipa

入夜後,男方將準備好的情柴於天明前送達女方家門。此為間斷性行動,只要情柴收集充足,便會不時送到女方家。

白天公開舉行的papzueluk

當雙方家長談定後,男方會招集朋友們上山砍柴,並帶數捆情柴到女方家;女方也會準備回禮招待男方。若雙方都滿意,年輕男女即有機會進入婚姻。

 

雖然因時代轉變,送情柴暗示心意的方式已不復見,但kui仍藉由參與文化行動過程,讓孩子們認識族群精神,並轉化為接觸、理解部落生態知識的途徑。Kui說明,查資料常看到情柴植物是九芎跟黃荊,但那是貴族婚禮才使用,我們一般都是用白袍子和克蘭樹,「萬安的特色是要把樹皮剝下來,這樣木柴看起來才漂亮,像九芎、黃荊的皮很薄,就不需要特別剝。」

 

此外,木柴兩端削尖也是萬安部落特有的文化。「因為以前只有刀,沒有鋸子,把兩邊削尖是考驗男方的耐心。」而取用藤類也有判斷方法,kui舉例:「像葛藤雖然取用方便,但因水分多易脆,除非沒有其他材料才會使用;若是採用多花油柑或腺果藤,則要記得剖半,不然太粗會不好捆綁。」綑綁完的兩端藤線也得收往同個方向,比喻兩方同心。

 

情柴準備完畢便能送出,考量到部落青年外移嚴重,kui會刻意安排每位孩子的工作,「我們盡量讓外地回來的孩子負責收送情柴,除了幫助他們建立族群認同,小朋友也能彼此認識,讓這些文化在現實面發揮最大效益。」

 

萬安部落青年送情柴。

 

文化復振知易行難

 

返鄉推動文化復振近20年,kui坦言文化工作並不如外界所想得那麼欣欣向榮,「以前沒有瓦斯,送木柴當然很重要,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所以很多人會批評,恢復送情柴文化的用意是什麼?」

 

除了文化存續受到質疑,執行面也經常觸礁。像是現在的土地多已私有化,要去哪裡砍柴才沒有侵害他人權益?誰家的土地願意讓一大群人進去砍樹?加上現在部落務農人數銳減,哪來那麼多樹能供砍伐?「這麼多問題需要解決,又要讓這項活動可以多人參與,同時引起對文化的共鳴,真的沒有這麼容易。」kui說道。

 

國家積極鼓勵原住民族復振傳統文化,但社會背景與環境的條件卻已不如過往,文化傳承的工作者也不斷面臨他者的質疑與詰問。「復振文化的過程與結果可能不那麼美好,但若孩子能在參與過程建立自信心,甚至受到啟發而願意接觸文化,哪怕古謠唱得五音不全,這也會是我最欣慰的事。」kui緩緩道出心中的想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