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因家境不好而跟著學校老師上下入海,抓捕動物換米、換錢,好讓生活溫飽。長大後的張仁傑,將從小培養的打獵與求生技巧,轉化為課程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泰雅族獵人開著他的「藍寶堅尼」發財車,車廂放有魚網、魚叉、魚簍,以及白飯和鹽巴等捕魚、醃魚工具,一路往烏來南勢溪上游開去。每車行一段距離,獵人便會下車觀察溪流狀況,儘管與溪仍有數十公尺遠的距離,絲毫不損獵人的觀察力,「魚都往上游跑去了,我們去追魚。」獵人輕鬆地說,接著又上車開往山的深處。

 

從烏來老街開車約80分鐘後,抵達南勢溪上游、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溪邊植物叢生、高度過人,獵人拿起鐮刀割草,輕鬆開闢出一條小徑直達溪流。在岸邊卸下工具後,獵人帶著魚網走入水中,扭腰後撒出的網子在空中畫出完美弧度,網子一收,即有數條苦花魚、石賓、溪哥、一枝花等在網內擺動掙扎。旁人驚呼聲未落,獵人便先脫口而出:「冬天的水好冷喔!」

 

獵人張仁傑在南勢溪上游捕魚。

 

為了生存練就獵人底子

 

來自泰雅族忠治部落的張仁傑,在23歲受到部落認可成為獵人,儘管高中畢業後曾離開部落、就讀軍校,但打獵、捕魚的技術卻從未生疏。「這必須感謝我的國小老師。」張仁傑說道。

 

張仁傑的國小老師也是部落獵人,1980年代政府尚未禁止野生動物買賣,過去老師薪水不高,原住民族經濟又相當弱勢,小朋友跟隨老師上山打獵、抓動物換米便成為常態。「那時候跟著老師就有錢可以拿,像活的竹雞如果腳跟翅膀沒斷,能在烏來老街換50元,省一點能吃一個禮拜。肉要是變質、壞掉,我們就拿來醃,以前我們小孩子都皮包骨,3、4個同學一起拖一隻山羊很痛苦的。」張仁傑笑說。

 

除了到山上抓動物,水裡的高經濟作物如野生鱸鰻、苦花魚、石賓、溪蝦,也能用來交易,若是有剩餘的就會醃漬保存。在老師年復一年的訓練下,入山、下海已經難不倒張仁傑,身為獵人應該具備的技藝也早已滲入他的肌體。「小時候不知道怎麼賺錢,是老師教會我如何生存,像我們這種有一餐、沒一餐的孩子能學會這些技術是很重要的。」張仁傑接著說:「如果沒有我的國小老師,我現在不是醫生就是律師了。」

 

張仁傑撒網技術駕輕就熟,每每都能撒出完美的圓弧形狀。

 

創辦獵人學校教「怎麼活」

 

後來,在讀軍校、擔任軍職的10年間,每2至3年就得調度單位,但張仁傑從來沒遺忘獵人專業。「我的人生可能沒有忘過『打獵』兩個字。像我在臺中谷關會跟著當地人山裡來、水裡去,到宜蘭、基隆也都是,你只要帶一瓶米酒就很容易融入啊。」 張仁傑說道。

 

如同野生動物不適合在都市生存,張仁傑始終都想回到烏來生活,尤其當他的大女兒出生,卻不認識自己的爸爸,更加深他返鄉的動力。2007年,張仁傑回到烏來時,女兒正在讀小學,因在成長過程體會過原住民傳統文化的重要,張仁傑一心想要教育、傳承族群技藝,便和學校接洽、討論相關課程。雖然學校對原住民文化也相當重視,但學生家長可就不這麼認為了。

 

「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小孩專心讀書,不願意讓他們花時間在課業以外的事情上。」張仁傑與家長磨合數年,因後來選上家長會會長,互動與接觸日漸頻繁,才慢慢打開文化學習的大門。2015年,烏來獵人學校正式開課,學生類型五花八門,有的是漢人家長帶孩子來體驗,有的是大人為了入山而來學野外生存技能,原住民小孩反而是少數;師資方面則完全不成問題,張仁傑直言,「老師很好找,把部落老人家跟婦女集合起來,就可以編出很多課程了。」

 

張仁傑的獵人學校課程首重「求生」,因為他在烏來加入義勇消防隊後,搜救時經常看到很多找不到食物或摔傷的案例,「遇到路段崩塌你要怎麼回來?往山走還是往水邊走?如果不動,要怎麼找吃的?什麼都不敢做的話,就只能等待救援。」張仁傑嚴肅地表示,現代人喜歡往大自然跑,卻不懂得觀察形勢及野外求生,其實很多山林資源都是可以救急的。

 

魚叉捕魚危險性高,但因只抓得到大魚,對環境最為友善。

 

持續傳承泰雅獵人魂

 

森林的未知數多、危險性高,張仁傑選擇從溪裡開始教起。例如在水邊要注意水的變化,當水變混濁或是有落葉在水裡漂,就得趕快撤離,且只有不到30秒的時間離開,不然大水就來了。另外,若要在河邊生火,則要找在石頭上木材,因為石頭不吸水,把木材外邊削一削,裡面都是乾的。

 

除了基本求生,張仁傑也分享泰雅族抓魚的方法如摸魚、撒網、疊石滬、魚叉等,依照季節或溪水情況而定。像是水最大跟最小時撒網,因視線不清只能用網捕魚,但他提醒務必要兩人同行,「沒經驗的如果撒到漂流木,拉不動又來不及解開,就會被拖下水;水小時,另一個人負責丟石頭,魚聽到『噗通』一聲會以為食物來了,就能趁機抓魚。」

 

 

石滬則在夏天堆疊,將石頭疊成倒V字型,冬天到了就能放魚簍,魚在往上游產卵的路上進去就出不來了。「但這比較殘忍,我們也只會放1、2個,對生態不會造成影響。」張仁傑接著指出,用魚叉最能維護生態,因為只會射大魚,摸魚就是給小朋友及獵人學校學生體驗用的。

 

捕到苦花魚後先除去內臟,抹鹽後與冷飯層層交互堆疊於罐中,放置15天後就能食用。此為泰雅族特有的醃魚文化。

 

抓完魚後就得趕快處理、抹鹽,而泰雅族還有個獨特的醃魚方式。因過去食物保存不易,不新鮮的魚又無法食用,因此族人在捕到苦花魚後,會先除去魚的內臟,抹鹽後與冷飯層層交互堆疊於罐中,放置約15天後再取出食用。特殊的發酵反應轉化食材的風味,不僅拉長魚類的保存期限,也將口感與味道提升至另一個層次。現今冰箱普及,仍維持醃苦花魚習慣的族人所剩不多。

 

 

對族群文化技藝已爐火純青的張仁傑,現在全心投入獵人學校與部落知識的傳承,這不僅是為了教育大眾求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鼓勵青年貼近文化。「現在的年輕人只有一把槍跟一臺摩托車就想當獵人,但真正的獵人要會等待,要抓大的東西就要有耐心。」張仁傑期待,當更多人進到烏來認識原住民族,部落結合觀光就能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年輕人留下來,泰雅族的文化智慧也才能綿延不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