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前以原住民為主體,且規模最大的「2018 Pulima藝術節」,即將於11月3日開幕。今年將與澳洲「Yirramboi 明日原住民藝術節」(Yirramboi First Nations Arts Festival)合作規劃「Yirramboi週」,不僅向臺灣觀眾介紹澳洲原住民藝術作品,也引介兩地藝術家共同創作交流。

 

9月1日,兩大藝術節的執行領袖:2018 Pulima藝術節策展人、阿美族的那高卜沌(Nakaw Putun),與Yirramboi藝術節創意總監、出身自南澳昆士蘭州Kaurna族的Jacob Boehme,以「藝術作用力」為題進行一場策展人對談。兩位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分享各自經驗,並討論原住民如何透過藝術展演為自身族群發聲。

 

 

由原住民定義

原住民藝術

 

「Pulima」意為排灣族語「手藝精細之人」,為鼓勵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自2012年首度舉辦Pulima藝術節之後,每屆皆以不同的主題規劃,呈現各種主題意象的原住民藝術能量。今年則以「Micawor」為主題,在阿美族語中,有「翻土」、「翻動」之意,期許Pulima藝術節能攪動新生代創作者對藝術創作的思考。那高.卜沌認為,不論是從社會運動或藝術創作傳達對原住民處境的思考,都代表著社會推進的力量,透過藝術家敏銳洞察力、直覺感受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能反映出原住民族未來的道路。

 

2018 Pulima藝術獎目前已選出21位獲選者,將和國內外邀請展一同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包含臺灣藝術家撒古流、林介文的創作,及紐西蘭毛利藝術家Lisa Reihana帶來的威尼斯雙年展作品。而臺澳合作舉辦的「Yirramboi週」,也是本屆Pulima藝術節值得關注的重點之一,那高.沌和Jacob Boehme強調,本次的合作著重「由原住民自己定義原住民藝術」,並且將思考如何延續這項理念,破除過往大多由非原住民的觀點看待原住民作品的窠臼。

 

 

Yirramboi藝術節

讓原住民藝術與世界對話

 

Yirramboi藝術節和Pulima藝術節交流迄今已逾3年,兩者有諸多相似之處,像是皆於2012年首度舉辦,並且是以具國際規模的雙年展形式策畫辦理。Yirramboi藝術節原名為「墨爾本原住民藝術節」(Melbourne Indigenous Arts Festival),在2016年Jacob Boehme接任創意總監後,認為應該融入在地化元素,因此他採用墨爾本兩大原住民族群:Boon Wurrung和Wurundjeri共通的字「Yirramboi」,代表著「明日」之意,「Yirramboi 明日原住民藝術節」因而誕生。

 

「原住民主導」、「新作品」、「能見度」、「對話」為Yirramboi藝術節四大指導方針。在藝術節的籌劃上,Jacob Boehme表示,對全世界原住民族而言,耆老是部落文化、律法的守護者,故藝術節整體受耆老委員會(Elders Council)的監督,且劃設「長輩沙發」(Elder  Lounge),也就是長輩座位區,優先禮讓長輩入場、離場。此外,現場不僅設有「歷史沙龍」(History Salon),邀請前輩藝術家分享藝術歷程,也規劃原住民評論人訓練機制「布拉克評論家」(Blak Critics)。而「Barring Yanabul」則是請來國際原住民藝術家於墨爾本街頭創作,讓觀眾穿梭大街小巷尋寶,臺灣的TAI身體劇場創團編舞家瓦旦.督喜也曾參與創作行列。

 

 

原轉抗爭

藝術發聲

 

當座談討論到兩國執政者對原住民的態度的議題時,那高.卜沌表示,臺灣政府於2016年首次向臺灣原住民族道歉,然而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至今仍徒具形式,目前部分原住民人士仍為《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的爭議,對政府進行長期的抗爭。對此,Jacob Boehme也回應,儘管澳洲政府在10年前曾向境內原住民族道歉,政府卻在去年大幅刪減原住民族醫療、法律經費,並變賣原住民族的土地、關閉部落社區,而今澳洲原住民自殺率居世界之冠。

 

在長期受壓迫的歷史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透過藝術作為反抗與發聲的管道。澳洲原住民於1950、1960年代進行抗爭,藝術家相繼融入運動現場,進而催生澳洲第一個原住民劇團、舞團成立。而臺灣原住民在1970年代「還我土地」運動中,也引發出後續原住民文學與藝術的勃興。Jacob Boehme認為當代原住民要突破被權力壓迫的困境,如何建立主權(sovereignty)、威權(authority)、自治權(autonomy)的途徑才是關鍵,用藝術發聲是一種管道,期待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能跨國串聯,合作爭取權益。

 

 

 


YIRRAMBOI明日藝術節

2018年,我與澳洲Yirramboi藝術節的總監Jacob Boehme在澳洲表演藝術市集相遇,身為兩國的原住民代表,我感受到我們面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如何在全球化的當代社會裡,以原住民族主體性為思考,共同為原住民族族群發聲。跨國原住民藝術節的合作,除了呈現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的發展和社會面貌,更期望能與世界對話,傳達原住民族的精神與價值。 
澳洲原住民族占總人口約2%,其語言多達200多種以上。明日藝術節選擇Boon Wurrung和Wurundjeri族的語言Yirramboi(明日之意)為名,設定由原住民主導、新點子、對話和國際交流的宗旨,串聯起世界各地的當代原住民創作運動,是在國際上相當活躍的藝術節。Pulima藝術節已邁入第4屆,也一步步致力於主題式策展,見證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社會參與。 
Pulima藝術節與Yirramboi藝術節的串連,企圖成為國際上具指標性的跨國節慶,並創造世界原住民交流的平台,匯聚力量並共同翻動未來所處的環境。我們將以11月Pulima藝術節的Yirramboi藝術節主題週做為起頭,先看見澳洲原住民藝術家們所關懷的社會政治、傳統與再現、身份認同與性別意識等,明年則由台灣藝術家前往澳洲與當地藝術家們進行交流與對話。衷心期望兩大原住民藝術節的合作,能長期探討原住民現下的生存處境,並用藝術的力量向世界發聲。

Pulima藝術節策展人 Nakaw Putun
 

PULIMA 藝術節

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創辦於2012年,聚焦於原住民族藝術,匯集既往能量、規劃未來發展,內容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音樂創作,及國際論壇等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