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ang上山的獵徑與南澳古道前幾公里大致重疊,只是獵人上山有工作在身、需要求快,會在合適的位置下切山谷往另一座山走去。從國小三年級就在南澳山區走跳的Wilang,對山林任何一處地景故事與動植物知識都能信手拈來、滔滔不絕,可說是這片山林永遠的知己。

 

南澳古道昔日又被稱為「比亞豪古道」,全程約長74公里,最早是聯繫四季與南澳的山徑;後來日本殖民政府在「理蕃」南澳泰雅族群後,此路部分闢築為警備道,因這條路最尾端的部落為比亞豪,故有此稱。2003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偕同在地耆老與青年重新修築古道,能供遊客行走的路段約長3公里。

 

比亞豪古道改名是因為這條路也經過武塔、金洋部落,那為什麼叫比亞豪古道?這些都是漢人給的名稱,沒有太大的意義。若要賦予一些涵義,建議可以叫「南澳群古道」。我們有個集體共識,稱呼這群「攀爬、翻越到這個領域的泰雅族人」為Klesan(南澳群泰雅族),這才是沒有爭議,又有意義的名字。

 

 

遙望山景,有時候可以看到一整片楓香林,代表那片土地過去是族人居住的土地或耕地。國民政府遷部落時,會在族人離開後原地種植楓香,而日本殖民政府則是要求種柳杉。因此,這條古道只有一個地方沒有楓香林,那就是比亞豪,因為比亞豪在日本殖民時期就已遷至平地。

 

 

1930年,日本殖民政府修築這座橋,並取名「旃壇橋」。旃壇是泰雅族語「Lilang」,苦楝樹的意思,因為這附近種植很多苦楝樹,是治療跌打損傷很好的藥材。而沿這條古道的溪流則稱為「Lnga」,意思是有很多做陷阱的木頭。

 

有3種木頭適合做陷阱:Qesu九芎、Pengun呂宋莢蒾,以及Tabung。這3種木頭很有彈性,且砍下後再插進土裡,短時間內不會死亡。我個人最愛用Pengun,顏色比較暗,獵物不會注意到。

 

 

途中經過一個低點,是兩個山峰之間的平緩處,又稱為「鞍部」。我們休息的鞍部名為「Yori Nyawan」,Yori指「低點」,Nyawan是人名,整句意思是「Nyawan這個人的耕地」。

 

不只阿美族會吃野菜,泰雅族也很在行!

 

上山下水走了數公里後,來到Wilang用3個月蓋的獵寮。不論是建材或生活用具,都是Wilang自己扛上來的。後來Wilang教厭世哲學家製作山豬陷阱,如果你看不出來陷阱在哪,表示這個陷阱做得很好、很隱蔽!

 

山豬陷阱在哪兒?

 

沿途看到泰雅族的毒藤tuba lutux、tuba tayal,Wilang說明族人用天然方式「毒魚」,也分享過去族人偶爾誤入其他部落領域,導致部落衝突發生的故事。「以前追水鹿追到別人的傳統領域,變成在追人。但現在不會了啦,部落通婚後,關係都慢慢建立起來。」Wilang感慨地說:「現在12年國教講自發、互動、共好,我們原住民早就有了,只是我們比較特別一點,不用文字寫,而是實踐在心裡。你透過書本教哪些能做、不能做,實際上沒人看到你就偷偷來,但我們在生活中實踐,這才是真的嘛!所以原住民沒有文字也有另一種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