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老師介紹家屋,有引發你想到什麼嗎?

老師在問答過程說明很多木頭選擇的原因和建築型式的緣由,讓我想到漢人常誤解住在山上的原住民受到的教育不如平地人,所以比較不聰明,但事實上原住民族更多的是來自生活的智慧,我必須說他們都是生活智慧王。就像歷史課本會讀到江南地區是干欄式建築,中國北方有窯洞的古建築,這都是一種就地取材,用最少的成本建出最實用的東西。我很佩服他們沒有現代技術,卻可以蓋出這麼適合居住的地方,真的只有「佩服」兩個字。

 

在家屋附近採藥草有帶給你什麼感觸?

我本來滿喜歡生物,只是上高中後的生物課越來越脫離生活,都在背身體組織,所以漸漸不感興趣,而今天採草藥的過程,讓我感覺這才是一堂我應該要去上的自然課。我們不了解這些植物前,會把它們當成是雜草,但只要有足夠了解,所有東西都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哲學上有一句話是「天生萬物」,意思是沒有東西是隨便被造出來的,只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的智慧利用它。

這讓我想到國文課都會講孔子說服學生讀詩經,他會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也在鼓勵自詡為讀書人、知識分子的人,更應該去認識這些真正貼近我們生活的東西。

 

你認為原住民族跟漢人社會的摩擦怎麼來的?

我認為這是「理解」的問題,比如講到出草,我們會誤解原住民很野蠻,但他們其實是為了捍衛領域、宣示主權,所以不要以為原住民手上拿著刀就會殺人,他們更多時候都是要切肉跟族人分享。因此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誤解或認知偏差。我們國文教學現在越來越偏重閱讀素養,國文老師最頭痛的就是找素材給學生讀,而且素材是要具有教學功能的,好像可以利用閱讀素養的訓練,讓學生閱讀更多跟原住民有關的資訊,或是邀請原住民現身說法、自我陳述。而且我最近發現《原視界》所有文章都能線上閱讀,我覺得所有老師都一定要知道這本雜誌,還能在網站下載閱讀素材,我會推薦給身邊的老師,然後他們還會看到我本人出現在上面,哈哈哈。

 

這3天非常充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陷阱」、「編織」及「採集草藥」3個課程。首先,陷阱製作非常精密,獵人必須盡可能維持環境原貌,不能露出人為的痕跡,否則獵物根本不可能上鉤;其次,織布需先將苧麻製成絲線,過程已十分繁瑣,還要將絲線編織成有精美圖紋的一塊布,不僅講求細心與美感,更要有縝密的邏輯;最後採集草藥必須熟悉植物的性質,實際調配時不僅要拿捏各類草藥的分量,還要顧及口味及療效。

一般人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諸如文化不發達、智慧不如漢人、性情疏懶等,都是嚴重的錯誤。原住民族不僅有一套完備的知識系統,還有細密的手工藝美學;而且族人的生活配合天地自然的運行節奏,很多繁瑣的事務必須預先籌備,除了要有細膩的心靈,還要有勤奮的生活態度。我認為漢人與原住民族只是生活型態不同,但在心靈、文化與知識層次,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由於我是道家哲學的研究者,體驗過程常常感覺到這種配合自然運行的生活型態,與道家提倡「自然」、「無為」的哲學相互呼應。「無為」並不是懶惰地躺著、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要運用深刻的洞察力觀察自然環境,讓自己的行為盡可能配合自然運作,並與整體生態保持平衡。這3天課程,讓我真實明白原住民族如何就地取材,建造舒適美觀的家屋;如何洞察千百種不同的植物,建構一套完備的草藥知識系統;而且原住民獵人本身也是生態系的一份子,他們獵捕山羊、山豬、山羌等野生動物,可以避免獵物過度孳生而造成森林生態失衡。

在城市久居的人,往往都會嚮往山林生活。光是想像與鳥鳴、蟬聲為伴,每天起床都有好山好水欣賞,就覺得心曠神怡、煩惱盡除。然而,在山林生活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如果沒有像原住民族一樣具備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掌握草藥或生物的相關知識,很可能時時會陷入不便利或危險的困境中。這3天課程讓我這個「城市人」學會基本的野外生存能力,更愛上這種配合自然的生活文化。希望下次回到部落,不再是以學員的身份,而是部落的朋友。

2022.08.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