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布農家屋印象深刻的地方?跟太魯閣族家屋有什麼差別?
原來布農族的家屋是可拋式的耶!受到生活環境、耕地、獵區、禁忌的影響,會被動地拋棄,這很難用現代生活的思維設想,畢竟現在能擁有一個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另外,我一下山看到平地新建的石板屋時還滿震撼,因為夾在現代化的建築中間,視覺衝擊超強烈。
我對太魯閣族家屋的知識沒有太全面,材料比較多是竹子、木頭、茅草。布農族以氏族為中心,和朋友、親戚都住在附近,但太魯閣族比較是以自己家為核心,這是我聽外婆描述他爸爸住的地方。
這3天帶給你什麼收穫?
從口說知識到身體力行,實際體驗後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讓我更認識布農族。我感受到環境的變動,讓文化隨之流動,用形狀比喻的話,可能文化在過去是圓形,現代是三角形,也許下個世代會變成正方形,但核心價值是不變的。這種親近自然的經驗非常寶貴,我很鼓勵我的朋友和下一代,一步步更靠近自然環境,就像Katu老師講的,我們雖然是島嶼國家,卻懼怕海洋、畏懼山林,這是很反常的事情,現在有機會重新建立連結,非常珍貴。
若想認識原住民文化,可以如何起頭?
我的經驗是從社團開始,在都市相對熟悉的環境接觸不一樣的人,就有機會透過這些人開啟跟部落的連結。你會在過程慢慢摸索出方向,可能是從一般坊間活動、部落旅遊、運動開始,就算單純參加一個射箭活動都很好。
脫離舒適圈,心理產生壓力非常正常,你可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但其實腳踏出去就準備好了。就像我做專輯時,我也認為我族語還很破,不過就像布農族的min,那些都是過程,今天的你會比昨天的你好一點,這樣就夠了,光是踏出去,就比上一秒的自己又成長一步。
看著沿途景色漸漸由建築物、馬路轉變為蓊鬱的樹林與難以行駛的石子路,好似進入時光隧道,從現代化駛向原古文化的旅程要展開了。入山前的祭告儀式,把自己的所有退去,謙卑地進入內本鹿。老師說上切200公尺就能到達基地,真是好險,我原本以為要重裝爬個2、3小時。上山途中,有很多石板家屋遺址座落於各處,保存程度還相當明顯,對歷史遺物有興趣的我而言,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我們走走停停聽老師分享這片山林的文化故事,並在一個紅色柵欄前停下來,原來這源於布農族與林業局間的糾葛、對抗,我想在臺灣這只是一個縮影。從以往的劃界保育到現今部落共管,我樂觀地想著未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彼此會有更多了解。
第一天我們花了大約2小時聽布農族的遷徙故事,以及警備道開鑿前後的大小事件。在說故事的時間裡,我們席地而坐,旁邊圍繞著大樹林蔭,周遭蟬鳴鳥叫及潺潺流水聲此起彼落,不時還有聲音很大的飛蟲經過耳邊,這樣的「自然教室」真是難得。隨著故事推進,周遭景物漸漸有不同色彩,有了歷史的重量,踏在土地上就更有「鹽巴」了。下午步行在警備道上,走起來是頗吃力,很多石塊都有些許鬆動,我不禁想著在山裡打仗多麼吃力,難怪日軍需要以10倍軍力加上事前調查與工事建設才得以達成目的。「要理解臺灣現代化的過程要來內本鹿,要了解內本鹿要從mamahav學習基地開始。」想起啟程時老師說的話,心中感悟又疊加一層。
每個夜晚我們都會生火,我也從生火的油材一窺布農族的生活哲學。油材的布農族語「sang」,是很多單詞的字根,它的油脂是植物遭到破壞後從傷口生成,過程會有傷害,但經過時間累積,能成為一個重要的象徵。就像很多人事物變化過程都不盡相同,也許有傷害、有苦痛,但正是這些經歷型塑出每個人不同的模樣。Tahu老師不直接點破,而是透過生活事物傳達寓意,這樣的處世哲學充滿魅力。
回想行前看著行程表,原本覺得安排稍微寬鬆,但每個課程都厚實且有重量,我想原因在於親身體會。尤其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山棕掃帚,但從原料取得到處理製作,卻搞了整整1天(原本曬乾要3天時間,我們跳過這步驟),我和掃帚一下子有了連結,因為裡面有汗水、有精神、有投入時間。原始的生活也許不那麼方便,但會讓你跟土地產生連結,你會珍惜,會感恩。
土地的重量來自於歷史的灌溉;內斂的布農風格,生活裡皆是哲學。
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