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與族群身處的地理環境、交易行為、社會制度息息相關。排灣族原始服飾是以構樹敲成樹皮衣,或是打獵而來的獸皮衣;在織布技術發展後,圖紋成為身分階級的象徵,配戴的飾品也都具有特殊涵義。 

依照羽毛的格紋數區分地位高低,格數越多表示地位越高。

 

這些會發出鈴鈴鐺鐺的金屬飾品是未婚女性才有的裝飾,因為已婚婦女並不需要這麼招搖。雖然是少女專屬配件,但少女必須切記要避免讓這些飾品碰撞發出聲響,才能表現端莊的模樣。

 

額花墊在額頭處,未婚女生為紅布,並以象徵貞潔的百合花做裝飾,已婚女性則是墊黑布。

 

 

只有當家部落領袖能在頭飾上配戴熊鷹羽毛,如果配戴不屬於自己身份地位的羽毛,是會被當場拔掉的喔。雖然羽毛僅限部落領袖使用,但在結婚場合,部落領袖要給予祝福也會公開為新人配戴,但期限僅有一天,隔日就必須將羽毛歸還部落領袖。

 

排灣族語稱這些長辮為Talaiku,通常會使用自己的頭髮做髮辮,只有未婚少女才能配戴。這些髮辮常會被染成深褐色,據說與荷蘭統治時期出草荷蘭人有關。

 

北排和南排慣用的羽毛樣式不同,北排喜歡尖型的羽毛,南排則傾向偏圓的形狀。此外,男生會將羽毛插在頭飾前方,讓圖紋正向面對他人,女生則是插在頭飾後面。

據說,老鷹被抓時會啄身上羽毛,所以要趁剛獵到老鷹時將羽毛拔下來。

 

排灣族的繡法分成十字繡、珠繡、貼布繡、線繡、鎖鏈繡等。婚禮通常會穿珠繡的服飾,看起來最隆重。

除了各階層有專屬的圖紋,每一個家族也有自家圖紋,像是Mani的奶奶是平民階層,而他們家的代表性圖紋是雙頭蛇。

 

 

日常服用於日常勞動或下田工作時穿,長長的下擺可以擦汗,若是路邊看到野果,也能兜在衣襬裡帶回家。

 

排灣族女性服飾非常華麗,服飾都是由媽媽準備。女兒一出生,媽媽就會開始為女兒安排從頭到腳的各種裝扮。

 

此次拍攝照片的頭飾為重要場合配戴使用,衣服則為日常服。平常兩者不會混搭穿著,僅是當天用於課程介紹。

 

 

 

從頭到腳都認識完了,看不見的肚子也得照顧到,讓王彙筑嚐嚐自己包的排灣族傳統食物cinavu和qavai吧!

 

cinavu的語意是「把東西包在葉子裡」。這道料理是用假酸漿葉包裹醃製的肉,再用五節芒綑起來。烹調方法是用水煮,所以醃肉口味會重一些,並在醃肉裹上一層芋頭粉增添口感。在要長時間移動如打獵、遠行,或是祭儀、結婚等慶祝的場合會食用。

qavai則是包黏黏軟軟的東西,例如將小米糰包覆醃過的肉,再與樹豆一起水煮成湯料理,類似鹹湯圓。這道料理也是在祭儀等重大場合會出現的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