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腳下的臺18線出發,蜿蜒的山路在各式以阿里山為名的特產店、招牌號誌中展開,這是遊客們雀躍上山的路徑,也是百年前鄒族人從平地往山上的遷徙之路。
人口約6千多人的鄒族,在16個原住民族中排行第10,主要居住在嘉義阿里山鄉及南投信義鄉兩地,層層的山頭為這個人數不多的族群蒙上一層面紗。但在「成為」山裡的原住民之前,鄒族祖先曾居住於臺南安平,為荷蘭人獵過梅花鹿,也留下ca’aham?(札哈木)的地名。鄭氏時期,隨著入臺漢人增加,族人從沿海退到阿里山腳下的逐鹿部落,並於清朝時期遷往山上,組成達邦、特富野兩大社。
當日本人領有臺灣島嶼時,鄒族人選擇與日本人和平共處,日本殖民政府將教育制度、農耕技術與建築工法帶進部落,培養出第一批受現代教育的原住民菁英。對於族人來說,日本人除嚴格管控山林資源,生活大致能保有自主空間,直到國民政府時期,一切都有了改變。
戰後初期,族人所有行為都受到限制,連採愛玉子都要申請。而受過師範體系教育、學習過農業改良的鄒族菁英高一生(Uongu Yata’uyungana),在擔任鄉長期間不畏時局提出「高山族自治」,以及成立「新美集體農場」的構想。他觀察到,百年來族人們在山裡的發展,使得兩大社人口增加,沒有多餘的耕作地,因此向國家申請開墾,將大社的族人們以家族為單位,分批帶往山上其他未開發地域,遷徙到的新地方則命名為山美、新美、茶山。
新土地的開墾篳路藍縷,另一方面鄉長高一生的自治理想換來白色恐怖的政治迫害,為部落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族人們為此過上一陣受到監控的生活,直到解嚴才逐漸消散。當現代化腳步進入部落,道路與電力開通,傳統農耕狩獵、語言文化改變,許多族人為了生計下山生活。大約20年前,文化傳承的意識高漲,受到上一輩影響甚多的Pasuya e Nuacachiyana,從一日登山的「勇士營」起步,將山林化作教室,傳遞傳統族群生活知識;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青年也在2018年成立「雕民工作室」,投入文化復振工作,新美部落開始以獵人文化為主軸,為自己的土地與孩子建構族群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