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農耕、捕魚,都是原住民多元食物來源,從有形工具到無形文化展現,體現出鄒族人的山林智慧及生活倫理。

 

當獵物踩到機關時,弩弓會射出箭,直入動物的心臟。過去家族獵場範圍分明時,不會有外人進入,主人也知道弩弓位置,不會有誤射情況,但現在為避免誤傷他人,鄒族人已經沒有在使用弩弓。

 

藍腹鷴的鄒族語為「toevos?」,意思是「真正的鳥」。獵到藍腹鷴後,會留下兩個部分:一是尾羽,可以作為頭飾;二是雙足,曬乾後綁著吊起來。這些都能象徵獵人的能力。

 

​頭飾上的羽毛最多配戴12支,藍腹鷴羽毛4支(2黑2白)、藍鵲羽毛2支、大冠鷲羽毛2支,熊鷹羽毛2支。只能配戴自己打下來的鳥類羽毛,多獵也不會多掛。通常配戴6支羽毛剛好,不能夠戴得比老人家多。

 

最早弓箭是木頭製成,後來因為竹子數量多又有彈性,許多工具都改使用竹子。弓高度通常不超過身高,因為弓若太長,在山中行動容易卡到樹枝,非常不方便。

 

箭頭形狀大致分成2種:第一種是箭頭形,主要用在山豬等大型動物上,能深入刺到內臟,讓動物流血致死;第二種是三叉式,大多獵捕小型動物如飛鼠、果子狸、松鼠、竹雞等,因中箭後箭會卡在身體裡難以擺脫,動物拖著箭移動便跑不遠。

 

以前尚未有鐵時,整支箭都是用竹子做成,尤其用箭竹的皮更硬且利。 

 

 

​全臺灣只有鄒族的箭尾會加羽毛,能讓箭飛得更穩定又遠,而且我們偏愛母藍腹鷴的翅膀羽毛,因為公的羽毛太厚了。

 

 

以前的獵人會將獵物頭骨拿給老人家鑑定,長輩們會閉著眼睛摸動物的牙齒,依牙齒磨損程度判斷獵物年紀,越年輕的動物牙齒越銳利,老人家們藉此肯認獵到年輕獵物的獵人。鑑定完畢,獵人會把肉取下,和酒一起拿給老人,既是分享,也是一種「鑑定費」。

 

 

 

✦桶子:竹製蝦桶,開口處有留一個缺口,方便脫除竹叉上的蝦子,單手就能操作。
✦叉子:密集的鐵叉,易於抓蝦。
✦木箱:功能類似蛙鏡,因水波大的時候,不容易看清楚水裡環境,將木箱的玻璃面壓在水上,獵人便能清楚看見水面下狀態。

 

蝦子習慣天黑後出沒,以前沒有照明設備,族人會將五節芒曬乾、綁成一束,在白天擺在河邊,每50至100公尺放一把五節芒,晚上便能點火照亮河邊,捕蝦就有了光。透過改變芒草間距,還能調整火的大小。

 

此為中型魚荃,以黑棕製成,使用時機為雨量減少、溪水較不湍急時,約為每年11月至隔年梅雨季間。使用方式是將魚筌放在河床高低落差處,並用石頭固定,讓魚能順著水流游入,小魚會從縫隙中游出去,只留下大魚。通常會放置一個星期至半個月。

 

 

在傳統社會,獵人捕捉到獵物會和部落族人分享。分魚時,先依大、中、小分成堆,如果在場有老人,就要把幾尾最大的魚先給老人,表示尊重,剩下的魚再平均分給現場的每一個人。如果是分享山肉,里肌肉會給刺死動物的人,剩下部分再一一分給在場者。此外,發現別人的陷阱捕捉到獵物、幫忙揹獵物,甚至是在山上巧遇的人,也都能分享到肉。

家庭分食也相同,家禽處理完後,要把最有肉的部位如大腿肉、胸肉給阿公、阿嬤和小朋友,因為他們比較不會啃骨頭,剩下的才分給父母輩。只是冰箱進入部落後,保存食物變得容易,傳統分食文化也就漸漸式微。

 

部落親戚若有人不會打獵,獵人一定會記得分肉給他,對方也會用蔬果回報。

 

除了竹筍、茶葉、苦茶油等農產,阿里山還有一群原住民致力於復育原生種作物。打手機鄒有機農業發展協會負責人楊佩珍,從小在外地生活,因為想印證老一輩「不施肥,卻能讓作物長得很好」的種法,加上想復育鄒族傳統作物原生種,在十多年前回到部落,以不用藥、不施肥的「秀明自然農法」耕作,是目前全臺灣採用秀明農法耕作出最多種類的農場。

 

「打手機鄒」是鄒族語「Taso ci cou」音譯。Taso是「強壯」之意,ci為語助詞,cou指「人」,Taso ci cou意思便是「強壯的鄒族人」。

 


長相類似紅豆,是鄒族老人家喜歡吃的食物,這是楊佩珍意外在野地找到原生種而開始復育。傳統會和米飯一起煮,或加入薏苡、樹豆煮成排骨湯。

 

原生種薏仁,去除外皮後,可以做成糙薏仁。

 

有殺菌功效,疫情期間特別受歡迎。

 

原生種地瓜,顏色為全白、紫白。

 

有黑色、紅色等顏色,原生種樹豆是灰白色,也是唯一有香氣的品種。大多用於煮湯。

 

又稱「天然太白粉」,經過清洗、加水榨汁,取出沉澱澱粉再曬乾,即可得到葛鬱金粉。葛鬱金是「葛森療法」膳食來源之一,許多癌症病患都會吃,也可以做成涼糕、粉圓。

 

除了上述作物,這裡還有種山苦瓜、薑黃、人參葉、翼豆、赤道櫻草、樹薯等農作物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