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鄒族特有的鞣皮工藝,到農具與童玩,鄒族從山林取材,不同的手作種類成為新的部落特色,成為向外來者傳遞文化的媒介。

 

 

鞣皮是一種工序,能將動物皮毛製成衣飾,是鄒族的傳統技術與文化。獵人們打獵後,會趁獸皮還「新鮮」,將皮與骨肉分離。

 

撐開獸皮,在皮的邊緣用刀戳一排洞,間距約一個手指頭寬,再用4根竹子分別穿過皮四邊,製作比皮尺寸更大的竹框。將竹框與4根竹子以繩撐開,用拉力使獸皮平整,曝曬約2周時間,讓獸皮完全乾燥。

 

 

 

 

 

曬完的獸皮非常乾硬,鄒族人會2人一組,一人抓住一邊,將獸皮來回與黃藤等樹材製成的橫桿摩擦,讓獸皮軟化。鞣好的皮革便能依動物種類、大小,製成服飾配件。

 

​鞣皮需要雙方反覆拉扯獸皮,相當耗費體力,通常都會由年輕力壯的族人負責。

 

*將動物皮製成衣飾的工藝非常耗時,團隊因時間關係無法參與鞣皮工序。但我們更可以推想這些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的傳統文化,是如何養成族人對族群文化的認同。

 

是老人家用來消遣的玩具。鄒族陀螺最特別的是有腰身,打陀螺用竹子牽動苧麻繩,從最大的陀螺開始丟,誰能丟到最小那個,就越厲害。

 

起初,風笛是示警工具,因為竹片切風時會發出聲響,能夠傳遞到遠方。當有外族入侵等緊急事件,在高處戒備觀察的族人會甩動風笛,讓部落族人知道有異狀發生,後來則演變成玩具和趕鳥的工具。

風笛甩動的樣子

 

 

竹片會削成箭頭的形狀,先削尖再削薄,最後鑽洞、穿線即完成。竹片越薄、越小,聲音就會越尖銳。

 

​鄒族幾乎沒有歌舞,很大原因是我們在山區時常保持警戒,守護傳統領域。

 

以竹子製成,將剖半的竹管相互敲擊,發出聲音。巡田時會帶著趕鳥器,繞著田走邊走邊敲,把麻雀趕走。

 

兩根麻竹筒綁在一起,兩筒相加可以裝上約20公斤的水,還有更大容量的版本。族人會在額頭上裹黑布、頂住揹帶,揹水工作是由女性負責,孩子長大後也會幫忙取水。

 

 

以前族人都有務農工作,必須將年幼的孩子一起帶出門,所以族人會用竹子編成高度及腰的嬰兒籃,婦女便會揹著嬰兒籃到田裡工作。嬰兒籃底部會鋪滿東西,再將小朋友放在物品上;若忙到一半要餵奶,便可放下嬰兒籃,因籃內的東西已將小朋友墊高,婦女便不需要彎腰駝背,也能方便餵奶或安撫孩子。

 

婚後從達邦部落來的Sayungu,運用自身皮雕專長結合族群特色,製作部落地圖,以及皮雕玩偶,讓來訪的旅人能夠從容易親近的玩物,更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新美部落的鳥瞰圖,包含獵人營、國小、文化健康站、雜貨店、衛生室、教堂、垃圾場,都在Sayungu工具下一一描繪出來。
✦讓新美部落有「苦茶鄉」美名的苦茶花。
✦獵人雕像,象徵族人引以為傲的獵人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