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族(Pazeh)為中部平埔族群其中一支,最早定居於現臺中豐原、大安、苗栗鯉魚潭一帶,自主的生活在歷經鄭氏與清朝政權治理後,土地漸漸流失、不敷族群使用,於1823年大舉往現今南投埔里愛蘭一帶移居,落腳生活。因居住在平地地區,長期與漢人交涉、通婚,族群主體性受到主流漢民族同化,語言與文化也漸漸流失隱沒。

 

或許是受到1980年代興起的原住民族運動影響,1999年有數十位巴宰族人彼此號召,在愛蘭舉辦族群相關活動。惟當年不久後即發生921大地震,埔里及周遭地區受到重創,族群復振活動被迫停擺。

 

十幾歲離開埔里、隻身到臺北工作的潘英傑,在臺北一待就是四十幾年,但返鄉扎根的想望從來沒斷過。直到2000年,潘英傑的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他便照著自己的人生規劃,回到家族過去在埔里生活的山坡地,重新建立家的模樣,以及延續這片土地的故事。「如果給我一塊水田,我還不願意接受,但我很喜歡山上的生活,回來當然很有挑戰,這裡已經荒廢42年,什麼都沒有,沒有人、也沒有路,我一切從零開始,這真的要很大的勇氣。」埔里正在從地震帶來的傷痛復原、百廢待舉,潘英傑也沒閒著,一個人在山林間摸索,規劃家族土地重建的藍圖。

 

2003年,埔里人的生活漸漸步上軌道,巴宰族人在這年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從復振語言開始推動。潘英傑分享:「當時還有一位八十幾歲的阿姑潘金玉會講母語,他非常認真召集、培訓我們這一輩的青壯年,不然他離開後就沒有下一代會講族語了。」當時這群巴宰族人利用教會固定的團契時間學習族語,希望保留住自己的語言,同時延續族群文化的記憶。

 

潘英傑在埔里一邊學習母語、一邊重整家園,也加入國家的轉型正義委員會,為平埔族群發聲。雖然平埔族群在委員會中僅有3個席次,但潘英傑並不洩氣,他強調這是平埔族群可以直接與國家對話的機會,在公開平臺更應該勇敢發聲,讓大家無法忽視你的存在。而今年10月,憲法法庭釋憲後,國家法律須在3年內承認平埔族群的原住民身分,潘英傑認為要怎麼當原住民、可以怎麼當,還有很多需要討論,困難的路現在才開始。走在這條未竟之路上,埔里愛蘭的巴宰族人們積極擁抱自己的文化,毫不退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