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平埔族群的認識有多少?

一開始對他們的認識是0,現在很像從0到1。原本以為平埔族群可能跟漢人差不多,沒有想到他們的歷史與傳承方法和高山原住民比較像,是因為宗教的關係,怪不得會留下來。

 

今天有哪些讓你意外的事情?

我原本以為平埔族群已經跟漢人同化很深,沒想到巴宰族的語言保存這麼完好,聽老師說才知道是有教會的關係,剛好跟漢人有個分歧點,原住民是因為在清朝來的傳教士讓部分臺灣文化特別保留下來。

在今天以前,我可以說幾乎沒聽過平埔族的故事,只有之前找高山原住民族的資料有查到國外學者寫很多番婦嫁給日本人、漢人或外省人,因為番婦會兩個語言,很多談判場合都會靠番婦翻譯。其他對平埔族群的認識大概是聽說臺灣異族交流,都有靠平埔族群幫忙,他們介於中間地帶,卡在兩個族群或文化間的傳遞交流者。像老師的臺語好流利,他現在也是擔任交流者的角色,用平地的語言跟大家講巴宰族的文化。

 

 

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管道有哪些?

學校幾乎沒有教耶,我都是自學、自己找資料。我身邊的人對原住民一點興趣也沒有,不管是文化或是處境。我有碰過一位年輕原住民,他說他碰到一些原住民工作伙伴也完全不關心原住民族議題,把自己當成生活在都市的一般人。我覺得原住民傳承族群文化也是有壓力在,好像你一定要活得像原住民才可以,硬要把他關在這個框框裡。

我在2013年有想創作虛構的南島故事,有這靈感是因為我看過一本自傳書,有位傳教士到亞馬遜森林向沒跟人類接觸過的人傳教、記錄當地人的語言,我看完也想畫個類似的情境──從外地來的傳教士跟一個從來沒接觸過外面文明的部落。只是我到現在只畫一個小短篇開頭,因為背景資料不夠厚,會很單薄,所以我去查資料才發現我們臺灣不就有原住民!只是後來我就改找棲蘭山的資料,這個創作故事已經擱置好幾年,2016年才又出第二集……後來大概是30歲左右,幫《CCC創作集》畫個短篇漫畫時有主動去找在凱道上抗議的原住民,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原住民。

 

你之前有聽過原住民族相關的神話傳說嗎?

我有讀過泰雅族的聖石傳說,會查泰雅族的歷史文化是因為我之前去棲蘭山觀光,看到那邊很多神木林,神木的名字都是一些中國古代先賢,像是孔子之類的,我想說也太違和,就查一些資料,發現那邊是退輔會管的,接著又連結到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慢慢對泰雅族有一些認識。我找滿多關於泰雅和布農族的資料,日本人很愛詳盡解說原住民的習俗,比如泰雅族會鳥占,從飛行方向判斷吉凶;布農也有洪水神話或懶惰的媳婦,還有兩個太陽的故事,我記得南部一點的族群還有「小黑人」,可是已經絕跡。我是很愛找資料的人,不過還沒有機會真正接觸到泰雅族人。

 

 

今天第一次到巴宰族的生活圈、跟巴宰族人相處,有什麼感想?

他們有些很好玩,我不知道算不算當代的cyberpunk,這通常是形容香港霓虹燈的感覺,我覺得原住民部落有些東西看起來很cyberpunk,有傳統的東西在,又用現代的機具做,很有混合感,而且很好玩、很像一種部落美學。

這次跟巴宰族的老師們相處,和之前接觸其他高山原住民感覺差滿多的,完全是另一種調調。像我在布農認識的族人年齡層較高,也曾經去過臺北打拼,回來部落務農、做生意,但就會被部落老人家認為太標新立異、做的不是傳統,兩代之間有很多差異,返鄉的年輕人可能需要完成一些部落老人給的功課,他們才會認同你、承認你。在巴宰族或許是因為教會的凝聚力很強,加上幾乎都是同輩的人在做,遇到的問題反而截然不同。

 

上次跟原住民接觸是做地方創生,跟這次相比有什麼不同?

我滿多朋友在做地方創生,比如基隆新濱漁港會做祭典,邀請社區居民參加。但這種比較偏「潮」,用流行的元素吸引人來,跟原住民保存傳統的方式完全不一樣,他們不是突然有個什麼東西蹦出來,而是慢慢累積,然後跟教育單位合作,仰賴學者的考察研究或文獻資料。潘英傑老師很講究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因為論文可以用符合自己需求的資料,調整到作者想要的結論;像我看過資料寫阿美族的傳統服裝不是紅色,但這要考究就很困難,很容易一開始一步錯,就繼續錯下去,老師就是很怕以訛傳訛,走到後來跟傳統不一樣,所以對於大歷史層面就很考究。

今天知道巴宰族主要復振以語言為大宗,其他面向相比較少,我會擔心文化傳承很難推動。但反過來想,如果是基於他們有豐富文化才有價值,變得好像你的存在是因為你有做這些事情,這樣也不對,因為不管怎麼樣巴宰族就是存在,他們的文化就在那邊,要怎麼維繫、保存是後面要解決的問題。只是學習語言的門檻很高,已經有點年紀的人要再學新的語言比較難,跟「能夠從日常去經驗文化」相比就困難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