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清朝時期的「熟番」,或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平埔族群,都因為生活環境太過於親近主流漢人社會,導致社會大眾忘記或刻意忽視平埔族群的特別。在當今跨族群混居的生活中,巴宰族人仍在埔里愛蘭地區守護著自己的文化。
在早期沒有冰箱的日子,我們對於高山原住民族、客家族群會用鹽巴醃漬食物,以拉長保存期限的故事耳熟能詳,但卻很少聽聞漢化程度深的平埔族群其實也有醃漬食材的飲食文化。
潘英雄老師以前曾擔任餐廳主廚,現在則將自己的料理絕活轉而投入在「巴宰原鄉」,運用山林裡的天然食材、埔里當地盛產的農作物,結合自身對料理的知識,復刻巴宰族家常菜的美味。
備好糯米、酒、鹽巴,加入炒熟的肉一起醃漬,讓米的味道融入肉中,也能讓酒味不要太濃,只需要醃半個月就可以吃了。
巴宰族也像泰雅族、阿美族一樣會醃生肉,都能依個人喜好的味道調整。
別小看破布子小小一顆,烹煮時需要先大火煮滾,接著再小火燜煮4個小時呢。
醃魚是泰雅族聞名的料理,但別誤以為他們是唯一會醃魚的民族✱。
巴宰族醃魚習慣使用的材料為鹽巴、米酒及糯米✱。將生米炒到8成以上為咖啡色,並加入臺灣米酒、鹽巴,醃漬3個月就能吃囉。
✱就像阿美族超會吃野菜,吃得種類多不勝數,即使其他族群野菜吃得不多,但也有吃野菜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料理方式。
✱一般白米也可以,只是糯米比較有甜味及濃稠感。
將埔里盛產的筍子加入酵母、鹽巴,還有一點點糖,醃大約6個月的口感最佳!
味道濃郁的醬筍也能作為湯底,煮成醬筍魚湯。
刺蔥是天然的調味料,許多原住民族都會運用刺蔥調味。潘英雄老師將刺蔥與豆腐混搭,再鋪上一些花生顆粒增添口感。
九層塔同樣是巴宰族普遍使用的香料,讓簡單的料理提味。
埔里當地最有名的農作物,也是愛蘭地區巴宰人的餐桌日常。
過貓與山蘇是潘英傑老師在巴宰原鄉栽種的作物,現在料理方式多為清炒或水煮,再加上調味,以前則是沾鹽巴水。
巴宰族過新年的日子是在國曆11月15日,在秋收之際歡慶豐收,舉辦「銅鑼舞、跳Ayen歌」、「走鏢」與「牽田」;各家戶也會在過年前集結,準備製作祭品「阿拉粿」,每次都要製作上千個。阿拉粿外型酷似平地常見的草仔粿,跟著Adoor親手做一次,看看有哪裡不一樣?
將糯米泡水6小時,接著輾成米漿、用機器脫水,並跟已經煮好的艾草攪拌在一起成米糰。
我們這裡是用香蕉葉,山上比較常見的是月桃葉,其實都可以,看環境就地取材,不過香蕉葉會讓粿更有香氣。
將香蕉葉火烤到可以用手揉爛的程度,接著用水洗淨。
適量的油與米糰混合、揉捏,並取適量的米糰包裹住內餡。
將包好的粿放在香蕉葉上,捲成長條狀,再對折。
香蕉葉有正反面,沒在包的人分不出正反面,老一輩的人如果看到葉子包反就會罵你。
放入蒸籠火烤,大約30分鐘就煮熟囉!
早期家庭生的孩子多,但以前沒有什麼東西吃,長輩會把家裡有的食物煮熟包成粿給小朋友吃,自然而然形成一種飲食文化,變成族人過年的代表性食物。
埔里是平埔族群的大熔爐,例如噶哈巫(Kaxabu)、巴布薩(Babuza)、道卡斯(Taokas)都居住在此。而落腳在愛蘭地區的巴宰族,隔壁里即住有另一個平埔族鄰居──拍瀑拉族(Papora)。兩者以鐵山路斜坡為界,巴宰族居住在斜坡向上的愛蘭臺地,拍瀑拉族則在斜坡下方。因過去巴宰族的勢力較大,許多教會、學校及醫院多建設在愛蘭臺地上。
愛蘭地區有3個巴宰族社群:大馬璘社(Patakan)、牛烏欄社(Aoran)、阿里史社(Lalusai)。這些部落名稱都是巴宰族原本在豐原一帶的舊地名,隨著族人遷移而沿用。
在2000年代,巴宰族以教會為核心,成功牽起文化復振網絡,在語言保存上的成績斐然,屢屢獲得教育部舉辦的原住民文學創作獎項。20年過去,漢化的束縛還未掙脫,族人又再次面臨臺灣社會每個少數族群的共同危機──年輕後代外移嚴重,文化傳承更為棘手。如果沒有這些原住民族群,臺灣的故事會不會有一大段空白?趁現在還來得及,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延續,畢竟有故事的島,才有耐人尋味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