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開原視界 - 飛魚嚮導
  2. 搭乘Kakudan時光機 回到部落體驗傳統文化

文/唐祖湘 圖/Kakudan時光機節目提供


原視界 2018-12-04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之精妙,讓現代人也自嘆不如!新一季《Kakudan時光機》聚焦在原住民族式微文化的回顧, 將達悟族的戰甲、排灣族的送情柴、魯凱族的女武士儀式等,各個部落漸漸流失的文化逐一還原,喚起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Kakudan」在排灣族語指的是「文化歷史」,第一季節目藉由考古的發現,印證先人的足跡,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原住民祖先曾在土地上活動的重要證據。節目深具文化教育意義,一舉入圍第53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獎,而第二季將於今年11月開播,觀眾可以再次搭乘時光機穿梭時空,細細品味與體驗原住民文化的博大精深。 

 

達悟族耆老拿出家中珍藏的戰甲,介紹其獨特的文化與故事。

 

重現傳統文化之美


有別於上一季的考古形式,本季主題定位於介紹不同族群部落瀕臨式微的文化。製作人恩樂‧拉儒亂(Elreng Ladroluwan)表示,製作想法來自於自己高齡90歲的阿嬤,因為從長輩身上看到過去部落傳統婦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縮影,卻也不禁擔心,一旦國寶耆老逐漸凋零,原住民傳統文化也就從此中斷,並走入歷史。恩樂希望能夠以影像紀錄留下真實的畫面,傳承給下一代年輕人,為文化復振盡一分心力。

 

《Kakudan時光機》團隊用心深入每一個部落拍攝,由主持人Lan Pao以非原住民族的身分與觀點,展開好奇的探索,並安排當地青年扮演文化尖兵的帶路者,加上耆老現身說法與示範,引領廣大觀眾走進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世界。

 

第一集節目介紹的是達悟族的戰甲文化,男性族人早期作戰所穿戴的戰甲,材質主要由山林裡的黃藤,以及隱藏在深海裡的剝皮魚皮所製成,除了能防衛護身,亦具有抵擋惡靈的作用。而戰甲只能放置在家裡,若是拿到屋外便象徵有大事發生,因此達悟族將戰甲視為不可對外宣揚的禁忌。節目團隊為了讓觀眾認識這獨特文化,特地遠赴蘭嶼,讓觀眾一探「看家的戰甲」之奧祕。

 

而第二集則將呈現魯凱族的小米酒文化,由部落長者親自示範釀酒的每個步驟,從小米栽種、除草、收成、日曬、剝殼、過篩、揉麵、蒸煮、發酵、入酒甕,詳盡的製程讓人大開眼界。來自魯凱族的恩樂熱情地分享:「魯凱族只有重要的歲時祭儀或婚喪喜慶,才會釀小米酒,所以釀酒對魯凱族是很重要的傳統技藝!」相較快速蒸餾的現代酒,以情感與歲月淬煉的小米酒,更顯醇厚滋味。

 

魯凱族以柑橘尖當拍次工具、鍋底炭上色的紋手習俗。

 

文化復振需要傳承 


火的起源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但您可知道早在鑽木取火之前,賽德克族就已發明「燧石點火」嗎?製作單位前往南投廬山部落,從一位訪問過86位耆老的資深研究者口中,得知這項接近失傳的技術。據說,賽德克族因生吃食物,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與感染,族人懇求神靈幫忙,而神靈透過繡眼畫眉傳遞訊息,指引族人拾起石塊並相互擦擊,果真點燃火源。燧石點火的技法,也將在節目中再現,其薪火相傳的意義不言而喻。

 

而在華人文化裡,七夕情人節習慣送鮮花給心儀的對象,但排灣族則是送情柴表達愛慕之情。因為對排灣族人而言,柴火是重要民生品,年輕男子送柴到女方家中,等於獻上最珍貴的禮物。因此節目安排在收穫祭前一週,由部落青年帶領Lan Pao上山挑柴、砍柴,再將柴綑綁成束,於當晚扛柴送到女孩家,來場浪漫的「脱魯」告白!

 

《Kakudan時光機》以多元的方式,記錄各個族群即將逝去的文化記憶,即使許多部落技藝難以用影像呈現,恩樂也不斷嘗試各種方法,拼湊出過去的生活樣貌。「復振傳統文化不應該淪為口號,而是需要具體的行動。」恩樂說:「我希望觀眾不是只看到節目,覺得『哇!好感動』,而是能夠了解每個文化背後的脈絡與意義。」恩樂期望,透過節目播出能引起年輕族群共鳴,文化復振才有傳承的契機。

 

魯凱族長老示範小米酒的釀製過程。

 

 


Kakudan時光機

每週四下午16:30播出
聚焦臺灣原住民族式微的文化,記錄逐漸失傳的傳統技藝,並以影像拼湊出先民們的文化記憶。希望能夠喚起青年朋友們,對部落的關心以及族群文化的重視,讓祖先遺留的文化資產得以延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