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ima藝術節開幕表演,邀請到TAI身體劇場與澳洲跨域藝術家Carly Sheppard共同製作《赤土》。現場以多彩炫目且詭譎妖異的舞台設計與肢體動作,為觀眾帶來視覺的震撼。
改編自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獲獎作品──以新.索伊勇創作的科幻小說《赤土》,TAI身體劇場與澳洲藝術家Carly Sheppard跨國共製,將對故土的喪失及返鄉的企盼,結合腳譜、現代舞作、裝置藝術、身體彩繪與燈光設計,向觀眾演繹出現代社會過度發展而面臨的環境議題。
澳洲跨域藝術家Carly與TAI身體劇場藝術總監瓦旦.督喜跨國合作,為Pulima開幕儀式帶來精彩的表演。
跨語言合作
激發更多創作空間
在Carly抵台前,雙方僅以電子郵件交換對於原著的概念與想法,討論的主題,環繞在雙方原住民族現今的土地議題與接觸母體文化的生命經驗:澳洲原住民族因遭遇西方殖民而出現「失竊的文化」,產生年輕世代對於自身文化完全陌生的斷層,是澳洲原住民族亟欲突破的困境;而傳統領域劃設的爭議,是近年臺灣原住民族待解的課題。兩方多次來回、不斷討論作品的整體發展性,期待未來能將表演帶上國際舞台,以藝術表現彼此對於土地連結的共同概念,收攏於對環境的關懷。
談起雙方的溝通與互動方式,瓦旦.督喜笑言,除了長時間的聊天需要翻譯,工作上反而不太仰賴語言,彼此已經建立起不言而喻的默契與堅牢的信任。「不同語言在轉譯過程中的逸散與丟失,同時也為彼此的創作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瓦旦.督喜坦言,每次排練呈現的樣態與創作者腦中各自的想像難免有落差,但是在想法激盪與概念交換的進程,猶如繪製油畫般,層層疊疊地逐漸豐富且完整整個作品。
從觀者角度出發
反思環境衝擊
《赤土》一開始以身裹青網(農民為防阻天災使用的覆蓋資材之一)的舞者為中心,呈現臺灣坐擁山林與海洋等豐厚自然資源的景象,青網的色彩象徵重建傳統領域地圖時的綠色山林等高線,同時在青網拉扯與翻懸之際,產生似水流的線條代表島國四周臨海。接著,由其他身體遍布彩色螢光塗料的舞者圍繞,逐一擺放廢棄酒瓶,不僅意味著生活中的廢棄垃圾,更暗喻在都市化過程拔地而起的林立高樓。
而在「垃圾機器人/垃圾怪物」的概念下,Carly提出讓舞者頭戴廢棄物裝置的想法,讓瓦旦.督喜不禁讚賞Carly的感受力與原創性。此概念不僅呈現自然環境遭到破壞,人類與垃圾共生共存的樣貌,另一方面也遮蔽了舞者的表情,使觀眾得以投射自身的心境與態度。藉由表演不斷向觀者提問,充分展現出瓦旦.督喜與Carly對環境的控訴,以及他們欲帶給觀者的反思。
瓦旦.督喜特別強調舞者身上滿布的螢光塗料,意味著「去符號化」。這些塊狀多彩的線條,考量到舞台效果,所以在不同的表演場合,會依照天候及光害程度加以調整。而刻意不使用具原住民意象的圖騰,瓦旦.督喜表示,原住民族聚落型態的改變,讓生活經驗與認同路徑與過去不再相同,當圖騰無法內化或成為被理解的符號,僅會流於形式而失去意義。Carly也有著極高的共識,她認為作品應該回歸人本,持續創造嶄新的身體語彙與表演形式,讓作品有更高的開放程度,才能涵蓋更多的探索可能,並跨越原住民經驗與更多觀眾產生互動與對話。
頭戴廢棄物裝置、身畫螢光塗料,讓觀者從自身生活經驗,反思全球正面臨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