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面故事
  2. SBZINAH KINHULAN 在鄉失根 ‧ 返鄉尋根
  3. 傳統領域小百科

資料整理/郭柏均 插圖/洪福田


原視界 2019-08-28

 

過去,臺灣這座島是原住民族生活的土地,但在歷史的演進下被迫離開原居地。如今,轉型正義持續推動,傳統領域議題也浮上檯面。牽涉到原住民族自然主權、土地、歷史與環境正義的傳統領域,究竟有多大?怎麼認定?小百科一一回答你。

 

Q1:傳統領域是什麼?

 

傳統領域指歷史上原住民生活過的土地,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訂定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草案,將傳統領域定義為:

1.祖靈聖地。

2.舊部落土地。

3.現有部落土地:部分與原住民保留地重疊。

4.墾耕土地:包含原住民開墾、耕種、遊牧、採集的土地。

5.祭典土地。

6.狩獵區:包含河川、海域。

 

Q2:傳統領域有多大?

 

據原民會調查,全臺16個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約為180萬公頃。但目前政府公布的只有1990年政府立法劃設的「原住民保留地」──僅占傳統領域的七分之一。

 

Q3:傳統領域是誰的?

 

在原住民社會中,土地屬於部落,是由部落主張傳統領域的範圍。部落會清楚定義土地使用的範圍與規範,使用權通常為部落共有或隸屬於某家族。

 

Q4:傳統領域怎麼調查?

 

劃設傳統領域的構想源自「部落地圖」。1970年代,印地安人為爭取自身權益,以地圖繪製的方式,將部落的地名、傳說、故事等標示在地圖上。

在臺灣,由屏東縣魯凱族的好茶部落率先採用,其他部落紛紛跟進。政府在推動傳統領域時,部落地圖便成為重要依據。

 

Q5:劃設傳統領域,會把住在這裡的人趕走嗎?

 

劃設傳統領域並不影響土地的「所有權」,僅是在使用土地時,需要經由部落會議同意。此影響的對象主要為有開發土地需求的政府機關及財團,一般人的小規模土地使用不在此限。

 

Q6:為什麼要劃設傳統領域?

 

歷史上的原住民面臨外來統治者的武力攻打,被迫讓出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在強調民主的現代社會,更需要正視原住民土地被掠取的歷史,尊重原住民自主管理自己的土地。

 

Q7:傳統領域未劃入私有地會怎樣嗎?

 

不將私有地劃入傳統領域,等同於放棄追究土地被掠取的不正義過程。此外,若是有大型開發案空降,族人喪失表達意見的機會,土地與文化將面臨存亡危機。

 

Q8:劃設傳統領域有什麼好處?

 

劃設傳統領域後,若有大規模的開發行動需經部落會議同意,一方面可避免財團以不當的程序,破壞土地與環境;另一方面,能讓部落自主發展部落產業,培育並復振珍貴的傳統文化。

 

Q9:現存的爭議是什麼?

 

《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傳統領域可以完整劃設,但2016年行政院跨部會會議卻聲明「傳統領域劃設不包含私有地」,與母法相違背,而政府方的立場仍不改變。

 


─ 參考資料 ─

〈傳統領域──沒有人是局外人〉,原轉小教室:https://www.nooutsider.tw/land。

〈原住民傳統領域是什麼?原住民爭取傳統領域的歷史〉,焦點事件:http://www.eventsinfocus.org/issues/148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