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2016年,東布青第一次前往hahaul測量地形。

 

在臺灣「最美公路」的南橫尾端,依傍著中央山脈的臺東縣海端鄉,在300多年前,曾是布農族聚落的原鄉。即使因日據時期的集團移住政策影響,舊部落在1930年代後漸漸無人使用,但在海端層疊環抱的山頭上,至今仍留存許多舊部落的身影。

 

追尋昔日生活的痕跡,布農族青年邱夢蘋、許凱文,和邱夢蘋的漢人老公謝博剛,從2013年開始走訪舊部落,製作立體地圖、測繪家屋。他們不僅重新勾勒部落的傳統領域,更找回曾經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記憶。

 

東布青3位青年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留下族群的記憶。

 

製作立體地圖

描繪部落傳統領域

 

回到舊部落的構想,從邱夢蘋的家族尋根之旅開始。2013年,邱夢蘋請託父親帶自己回霧鹿舊部落,當她看到留存的石板屋地基時,心中滿是感動,「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舊部落和石板屋,當下就很想知道以前祖先怎麼在這裡生活。」讀大學前都在部落生活,畢業後也回到海端的布農族文化館工作,邱夢蘋對部落雖然並不陌生,但她直言:「我真的是到了那次上山,才開始追尋我的家族遷徙路線,發現祖先是從更上面的山區,不停遷移過來。」

 

東布青的地圖上記載重要的部落位址等資訊。

 

邱夢蘋在就讀研究所時,常製作部落立體地圖,將相片基本圖化為層層起伏的地勢模型,她解釋,「這可以把部落視覺立體化,取代google earth,讓老人家更容易辨認。」而2015年,這3人和其他夥伴成立「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他們將許凱文所在的初來部落也納入立體地圖,同時走訪初來舊部落Mamahav。謝博剛笑著說:「過程中地圖越長越大,以霧鹿為起點,同時往新武呂溪的上游跟下游延伸。」

 

長達2公尺、寬120公分的巨大地圖,搭配訪談耆老得到的資料,成了生動的部落口述歷史,「老人家會互相指來指去,辨認彼此的部落,這才是有趣的地方,」目前任職於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原教中心的許凱文笑著說。

 

東布青製作的新武呂溪上游立體地圖模型。

 

文化之旅

把人帶回舊部落

 

在立體地圖之外,這3人在2016年也著手家屋測繪,透過平板儀測量房子大小和空間,最後畫出平面圖。如今正就讀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的謝博剛,找來2位學妹合作,「透過空間分析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問不到的故事,比如老人家怎麼選地點、蓋房子,附近又有什麼植被和生態。」

 

掌握資料只是第一步,他們還希望能把人帶回舊部落。2018年,初來國小的學生到Mamahav進行3天2夜的文化之旅,從尋找水源、起火煮飯、處理獵物的過程,學習傳統智慧;晚上在沒有電的家屋旁,感受大自然氣息,「讓他們知道過去布農族的生活方式,在這裡不是『求生』,而是『生活』。」許凱文表示。

 

每一次上山都是minbunun(成為布農人)的全能訓練。

 

除了走訪舊部落,他們還透過各種行動摸索傳統文化。像是邱夢蘋學習傳統編織,許凱文則開墾小米田,「我雖然在部落長大,但我小時候沒吃過小米,是讀到大學才吃到耶!」這不僅是復育傳統食物,更是學習布農族的小米文化。談起這些行動的目的,謝博剛說:「我們想填補的是從日本殖民政府開始,把族人從山上移走,一直到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之間,長達50年的空白。」

 

許凱文強調,「我們一直學習傳統,不是真的要回到過去的生活,而是希望找到核心精神跟價值,探究我們身為當代布農族的意義,以及最終我們能活出什麼樣的布農族生活?」這個開放式問題,答案有無限可能,這3人的行動成了橋梁,站在傳統的根上,眺望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