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舒適的空調,也沒有精準的量杯器具,鐵皮搭成的院子就是料理教室。小農餐桌在部落開設家庭料理課,邀請你進到田間,了解食材、土地還有人的故事。

 

vuvu阿美(右二)帶著家庭料理課成員走進田間,從種植開始認識食材的故事。左一為江目尼,右一為蘇志民。

 

在小農餐桌的課堂裡,vuvu阿美帶著學員走進田地,「41年前我結婚時,這塊地是爸爸媽媽給我的嫁妝,我們在這塊地上種過芒果、香蕉、紅藜、小米……」她如數家珍的細說這塊田的故事。阿美會將田間的芋頭打成泥並混合豬肉,以香蕉葉包裹,做成小點心給孫子吃,「雖然買現成的更方便,但我想延續祖先留下來的傳統,讓我的子子孫孫都能記得這個味道。」

 

部落裡逐漸消失的

田間風景

 

1960年代,政府鼓勵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的排灣族人下山開墾拓荒,並將屏東縣隘寮溪旁的河灘地劃設為三和村。起初,族人耕種的作物為小米、芋頭、地瓜等雜糧,但受到經濟型態影響,漸漸改種芒果、鳳梨、香蕉等經濟作物。

 

「當族人不再種傳統作物,我們跟食物的關係就變了。」小農餐桌的女主人江目尼說道。排灣族的江目尼與布農族的丈夫蘇志民在屏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開設「排灣小農家庭料理食驗室──餐桌上的家鄉味」一系列的課程,第一堂課從自己的部落三和村出發,帶領大家拜訪屏東地區的排灣族小農,希望藉由料理,找回自己與土地、文化的連結。

 

第一堂課的料理主角是花生地瓜甜湯(kulus),食材作法相當簡單,將削成籤狀的地瓜,加上搗成碎粒的花生放進鍋裡煮15分鐘即可。這是排灣族及魯凱族農家都會做的料理,當家人務農回來時,習慣喝一碗放涼的kulus補充體力。「但現在排灣族人不一定務農,喝kulus的習慣可能因此消失。」面對新與舊的轉換,江目尼認為不需要阻擋時代的改變,但她希望能留住食物的記憶,將傳統味道重新「種」回族人身上。

 

蘇志民說, vuvu現在還堅持下田耕種,就是想將以前吃過的味道與記憶傳承下去,而現代精緻美食太多,樸實的甜湯對於年輕的孩子已逐漸失去了吸引力,「我是做料理的人,思考的就是如何讓現代人重新喜歡這些傳統料理。」

 

削成籤狀的地瓜、剝好殼的花生還有芋頭,這些課程中會用到的食材都是從vuvu阿美的田裡採收的。

 

共學

找回傳統的味道

 

有別於現代社會倡導的食農教育,原住民更強調「保種」。蘇志民舉例,現在很多人都在創新傳統料理,但許多老人家品嚐後的第一個反應是:「這不是我們的味道。」而「味道」的差異除了食材與手法,更要追溯到耕種的過程。

 

「原住民種植的傳統作物多是臺灣原生種,因此『味道』關係到保種以及耕種者的種植方式,這是過去討論原住民料理不被重視的一環。」蘇志民認為,傳統是創新的基礎,如何讓擁有保種經驗的原住民老農將經驗化為文化並傳承下去,才是找回傳統味道的關鍵。

 

打破現代人對料理課程的單一想像,課程學員在田邊的原住民廚房內,感受最簡單、最自然的料理過程。

 

小農餐桌舉辦系列課程的用意,便是希望藉由耕種者、料理者、消費者(學員)三方的交流,共同了解傳統食材與土地、人的關係。江目尼笑說,對她而言這也是一種「共學」的過程,「我也在學習啊,學習更認識我的文化。」

 

隨著香氣飄散,包著地瓜及花生餡的kulus月餅出爐,咬下一口,地瓜的甘甜讓沒有加糖的內餡清甜而不膩,搗碎成顆粒的花生增加清爽的口感,kulus樸實的好滋味,讓食物的記憶重新在我們的身上扎根。

 

小農餐桌結合傳統的味道與現代料理,將原住民族料理kulus化成月餅的內餡,味道爽口甘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