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面故事
  2. TAIMAZAVMAZAV SIA BAHTAN 都市叢林
  3. 與城市比鄰而居

文/郭柏均 插圖/Julia Yellow


原視界 2019-09-23

 

臺灣的原住民人口約有56萬人,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2019年居住在都會區的原住民人口比為47.53%,平地鄉為23.38%,山地鄉則為29.09%。受到經濟結構轉型的浪潮推動,原住民來到都市生活、工作,彼此牽引並在都市的一角築城家園,落地生根。一代過一代,部落的根深深扎進城市的土地,因應不同的環境,長出各式樣的居住樣貌,也創造出豐富的城市面容。儘管有過迫遷、有過抗爭,族人與部落緊緊的連結在一起,佇立在城市中,靜靜地見證城市發展的腳步與歷史。

 

1.快樂山部落

1990年前後,阿美族人北上參與雙北的建設開墾,並於現在的新北市瑞芳區找到面海背山、與家鄉類似的環境,就地搭起簡易的鐵皮屋定居。族人延續對原鄉的記憶,以集居及採集為主要的生活方式,並取名為「快樂山」,象徵這裡住著一群快樂的人。

2014年,快樂山部落遭檢舉侵占國土,目前由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社會福利科介入協助,盼能以租用政策讓族人合法使用土地。

 

2.撒烏瓦知部落

1980年代,來自花蓮秀姑巒流域的阿美族人,在桃園大溪大漢溪北側河階地落腳,以阿美族語Saowac為部落取名,意指「河濱」。住於撒烏瓦知的原住民善用土地,在此處以自然農耕法種植作物,自給自足。

2009年,桃園市政府欲在河濱公園開拓自行車道,強拆部分住屋;族人就地辦法豐年祭,團結回應政府。

 

3.三鶯部落

1970年前後,阿美族人在鶯歌大漢溪附近聚居,形成花東阿美族混居的都市部落,此地的人口多數為海山礦坑的原住民勞動者。1994年,臺北縣政府以防洪整治為由,要求大漢溪沿岸違建戶搬遷,部分住戶接受安置,留下來的居民,則與政府展開長期抗爭。

事後政府坦承,安置計畫未考慮原住民族生活文化,是一項失敗的政策。而未被安置的少部分住戶,回到原地居住,形成新三鶯部落,現有近40戶於此處居住。

 

4.溪洲部落

1970年代,阿美族人來到新店溪碧潭旁流域墾地,自立蓋房、建造家園。1997年,部落曾因一場大火而付之一炬;災後透過外界捐款協助,改用混凝土建材就地重建。

2007年,臺北縣政府制定「大碧潭再造計畫」,陸續拆除部落房屋;住民陳情時,甚至得到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我把你們當人看」的回應。在各界的聲援下,雙方同意在部落旁劃設原住民生活區,以部落共管方式,實踐部落永續經營。

 

5.拉瓦克部落

1954年,排灣族從事木工的勞動者來到此地築房,取名為Ljavek,意指「在河邊」;後因運河填平,拉瓦克部落變成「住路邊」。此地因是國有地,經居民多次陳情,而擁有門牌及戶籍。

但政府分別在1997年、2011年、2018年,皆曾要求拆除部落並安置住民,但安置計畫並不妥善,部落族人也來來去去,雙方始終未能達成共識。目前拉瓦克部落的走向,仍由居民和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進行協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