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社會經常以洪雅族、和安雅族,稱呼遍佈雲嘉南和中彰投地區的諸多平埔族群村社,但這個由伊能嘉矩所記錄、通行已久的族稱,其實很可能是由閩南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並非真的有此族稱存在。被歸類於洪雅族之下的羅亞、阿立昆兩個支族,或許更適合稱呼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歷史上,羅亞分布在雲林、嘉義、臺南北部地區,而阿立昆則分布在臺中、彰化、南投西側一帶。

 

目前我們對羅亞和阿立昆人的歷史上發展所知並不多,至少在19世紀前,受到原居埔里的埔社原住民邀請,已有部分的羅亞和阿立昆人跟隨中部其他平埔族群進入埔里開墾、定居。至今住在埔里的枇杷里和杷城里,也就是埔里鎮的整個東部和東南部區域,其實都是羅亞和阿立昆人的後裔。

 

闕失的歷史紀錄

文化追尋的阻礙

 

據記載,1897年伊能嘉矩亦曾記錄下一連4天的盛大年度祭儀,過程中包括走鏢、祭祖(Tei-vakkai)、打鹿(Murao)以及會飲(Manitan)等祭儀,會由接近婚齡的少女穿著禮服擔任主祭。九二一大地震後,枇杷里曾經數次舉辦「洪安雅族文化祭」活動,試圖以伊能嘉矩記錄下的祭典為原型,進行文化復振工作。雖然羅亞和阿立昆人的社會、文化已經遭遇劇烈的變動,但藉著「洪安雅族文化祭」的舉辦,也促進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和社區營造工作,重新凝聚埔里鎮東南地區諸多聚落的人群和記憶的方式。

除了文化祭儀,如今博物館中典藏的羅亞、阿立昆文物,以更鮮明的方式證明他們的存在,以及曾經還算充裕的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中留下的「和安雅」族(按博物館典藏分類)衣飾,與中部其他平埔族群如噶哈巫、巴宰族等,有相似的剪裁,但織紋圖樣的風格相當獨特,以飽和的紅、藍色線在白色的麻布上呈現繁複立體的菱形紋、人形紋等。

 

羅亞和阿立昆人目前要推動文化復振工作看起來相當艱辛,我們也不應忘記,與其他原住民族相比,羅亞和阿立昆族並沒有減少努力過,也未忘卻經歷的苦痛。遠走他鄉、受迫、遺落或者忘卻,歷史命運讓每個族群都面臨了各自的機運和難題。文獻的缺乏不應該讓我們在歷史面前變得狂妄,在時間的橫斷面,各個族群的處境差異、幸與不幸,只是暫時的不同。羅亞和阿立昆人需時時憶起祖先在織就、披上那些華美、細緻的禮服時,所散發的從容自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