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林名遠與鼓太影像團隊合作,團隊空拍師拍攝之小琉球潮間帶。

 

對導演林名遠來說,紀錄片不只是用鏡頭說故事,它更是一個媒介,讓他能恣意探索臺灣歷史。透過一部部與原住民議題相關的影片,他以族群的觀點,補足了臺灣隱而未現的歷史空缺。

 

 

有著一張深邃臉孔、眨著一雙大眼,口中細數著過去曾拍攝的原住民影片,包括最近甫在原住民族電視台播映的荷蘭時代西部原住民族紀錄片;如果不明說,大概多數人都會以為,這位7年級生的紀錄片導演林名遠是位原住民,但其實他是來自嘉義的漢人囡仔。「從小我就一直被人家誤會是原住民,我大概有一張原住民的大眾臉,我進入任何部落,大家都覺得我是自己人!」林名遠笑著說。

 

林名遠投入拍攝原住民題材的契機,是從就讀大傳系開始。當時系上與原民會合辦第一屆部落人才影像培訓營,隔年營隊又和臺灣重要的紀實攝影雜誌《人間》合作,老師帶著學生重回拍攝場域記錄,其中包含震驚全臺的湯英伸事件、海山煤礦礦災,以及蘭嶼觀光化等原住民議題。

 

《人間》雜誌的拍攝經驗,為林名遠帶來極大影響,也成為他一頭栽入紀錄片的主因。林名遠說:「這些前輩進入拍攝場域還有跟受訪對象的相處方式,不是壓制,而是當朋友,甚至是腰彎的比他們還低,完全觸碰到我的內心。」

 

拍攝紀錄片需長期蹲點在地,林名遠也因此與影像工作團隊及部落夥伴培養出濃厚的情感。圖為團隊在吉貝耍部落與族人段洪坤老師之合影。

 

從八八風災

深入部落生活

 

大學畢業後,林名遠考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那年夏天遇上重創臺灣的八八風災,林名遠帶著攝影機便趕赴屏東三地門部落。「去到當地震撼很大!學校裡住了很多災民,我們走了10幾公里的路去更上面的部落,但路都不見了,當地人只好自行搶通道路。」即使風災已過10年,但林名遠依舊歷歷在目。

 

那陣子他與所上同學在屏東市租房子,搭公車往返三地門與屏東,持續約3個月,這是他第一次深入部落,也是第一次和原住民一起生活這麼久的時間。就像是開關被打開一樣,後來他陸續參與拍攝電力到不了的「黑暗部落」大同大禮部落、風災後的那瑪夏部落、臺灣最早的原住民棒球隊「能高棒球隊」,以及鄒族228事件等紀錄片。長期在原住民的環境中打滾,讓林名遠遇見了人生伴侶,如今已是鄒族媳婦。

 

納入西部原住民

補足臺灣歷史空缺

 

多年來,林名遠始終透過鏡頭記錄原住民故事,「因為只有接觸原住民,我才可以認識臺灣真正的歷史。」他近期拍攝的荷蘭時代西部原住民族紀錄片,講述一開始荷蘭人來臺將小琉球社滅族,接著與西拉雅族互動往來,最後擴張至臺中,遭拍瀑拉族抵抗的歷史故事。

 

現今小琉球島上的熱門景點「烏鬼洞」,正是過去5、6百名族人被殺害的地點;但洞外的解說牌,卻說這裡是以前從歐洲來的黑奴居所,「其實這就是臺灣原住民要談轉型正義的開端,政府沒有正視小琉球社的存在和歷史,還讓觀光客踐踏他們死亡的地方。」林名遠直白地說:「如果不納入西部原住民族,臺灣就會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島嶼啊!」

 

但西部原住民卻因漢化較深,難以保留原有的語言、文化和傳統領域,成為現在爭取身分認同的最大障礙,也常成為外界誤解的主因。林名遠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次訪問拍瀑拉族耆老,耆老感慨地表示,附近許多土地是部落以前的傳統領域,沒想到聽到這句話的漢人鄰居竟激烈指責:「這些土地是我買的!怎麼會是你的?你連土地都沒有了,你們根本已經不是原住民了!」

 

「我當下真的是氣到發抖!」林名遠沉重地說:「明明擁有歷史跟身分,卻被羞辱、抹煞,這是多大言語上的傷害!臺灣是一個多族群國家,沒有人可以剝奪其它族群的詮釋權。」

 

反觀自己,林名遠其實不喜歡被稱作「漢人」,「有時我很羨慕原住民族,因為他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但我們真的知道我們的根源從哪邊來嗎?」

 

不管西部原住民的族群表徵是否還在,林名遠認為,他們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是用身體書寫歷史。」林名遠選擇用鏡頭與他們站在一起,也讓臺灣的歷史有了重新定義的可能。

 

田野調查、深度訪談是拍攝紀錄片獲取素材的重要管道。團隊至拍瀑拉族沙轆社,訪問大肚社耆老張麗盆之畫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