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一詞,形容使用當地建材並以在地知識建成的建築。其中最常見的即是與自然有機共生的原住民建築,隨著氣候、日照、風向、動植物、當地原住民信仰和社會制度不同,衍生出各異的建築型態。

 

要理解原住民建築智慧,得將建築與環境視為「共存關係」而非「制衡關係」。建築是人與環境的延伸,從選址、取材、建築工法到結構形制,充分反應當地風土性質。

 

最常見的建材──

竹子

因應各地環境風俗,各地建築型態有偌大差別。但在建材選用上,多數原住民建築都有使用到「竹子」作為建材。

 

臺灣約有 89 種竹子,竹資源極為豐富,不同竹種的粗細、長短與厚實程度,可運用於各種建築構造。實心的「刺竹」,由於竹節有刺且桿長,常作為劃分疆界以禦敵的圍籬;同為實心的「箭竹」較為細小,綑綁後縫隙小,可用於牆面與屋頂,緊密排列能更加防風、防雨。

 

臺灣實心竹種不多,以空心竹種為主。空心竹種因中空特性,不耐彎曲,與同樣盛產竹子的東南亞國家相比,很少出現彎曲竹子的建築結構。但臺灣原住民仍運用智慧,將空心竹種發展出「半剖竹管」及「竹篾」兩種建築工法。

 

「半剖竹管」是將孟宗竹等空心竹種竹管,從中心對剖成半圓,並將開口處交互堆疊,形成縫隙細小的牆面或屋頂。用於屋頂時,下側半剖竹管的半圓構造成為天然雨溝,能將雨水引流至屋簷兩側,而不會蓄積下滲。「竹篾」則是將竹子剖成細片,以竹片編織方式,構成輕薄透氣卻仍防雨的牆面。

 

竹子的多種特性撐起許多原住民建築,現今因易腐壞與生蟲而遭人詬病,但原住民也有應對方式。居住地靠海的阿美族與部分西部平埔族群,會將竹桿埋在海邊沙灘或是直接浸泡海水,透過鹽分以防腐防蟲;噶瑪蘭族也會在室內生火煙燻來防蟲。

 

遮風擋雨一流卻難以取得的建材──

石板

石板屋為布農族、排灣族與魯凱族特有建築,但並非所有部落皆如此應用。像是靠近臺灣南邊的部落多以木竹為主要建材,偏北靠近中央山脈、海拔較高的部落才多半居於石板屋。此種地域差異,反應出原住民取材當地的風土特性,因為石板僅在中央山脈產出。

 

每逢颱風侵襲即被譽為「護國神山」的中央山脈,在大雨過後,岩壁會剝落幾塊石板。這些石板如同風雨過後的慰藉,在建築上具有抵禦強風強雨氣候的能力。石板厚實而堅硬,只要結構得宜,雨打不穿、風也吹不倒,在室內生火更能留住暖空氣,達到保暖效果。

 

不同地域,石板屋構築方式也與石板的性質有關,偏北的布農族部落選用薄而堅挺的石板,將其敲擊為合適形狀大小後,敷於木造的支撐框架上作為屋瓦與牆面,形成較為寬敞的屋內格局;偏北的排灣族人則採用厚實的石板,將石板堆疊形成牆面;靠南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使用的石板屬於砂岩。與偏北部才有的板岩相比,砂岩由砂礫凝結而成厚實且堅硬的石板,不像板岩會片解,每一塊都較為碩大,因此會以大塊石板直豎橫排成牆面,形成截然不同的石造建築。

 

多雨的臺灣

防水患不一定要把房子架高

 

臺灣雖是多雨氣候,但並不像東南亞國家,常見到高架式(干欄式)建築,主要是因為臺灣鮮少有豪大雨造成洪水問題。居住在水邊,最需要防潮與防洪,而防水患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建築離開水會流經的地面,將其架高;架高之後也有利通風,蚊蟲問題也能隨之改善。

 

而噶瑪蘭族發展出以九芎及竹子為建材的高架屋,則是源於其以溪流為居住地之關係。因溪流附近的土層較易鬆動,利用九芎吸水力強及保土性佳的特徵,讓架高的屋子不會傾斜甚至倒塌。

 

水源對聚落的形成極為重要,但臺灣多數原住民族仍與溪流保持一點距離,主要在地面生活。採用平地式的地基,就得面對豪大雨來襲時,雨水流入家中的困擾;原住民族會在門口將土石堆高,形成小小的堤防來防水。為了增添屋內舒適度,部分平地式家屋還會將石板或木板貼在地面,更有利行走。

 

越往山上住

地基反而越往下?

 

居住地靠山的泰雅族,發展出「凹陷式」的地基型態,會將家屋內地基向下挖至半個人的身高,並將床鋪鋪設於底下。這是由於木竹會滲風,為了避免入睡後因風吹而生病,因此向下挖掘,有助於維持身體溫暖。

 

鄰近中央山脈的布農族與離島原住民族,挖掘程度更深,近乎孩童的身高,形成「半穴居」型態。因考量颱風侵襲,將居住空間向下拓展,以石造屋頂抵禦強風。即便風雨大到將房屋結構吹垮,住在下層的人也不至於立即受到危害,能等到風雨過後再離開。

 

不斷改良

也能成為借鏡

 

日治時期,原住民的傳統建築經常被視為不衛生且違反善良風俗,因此受到外人介入改良,將原以中柱為主的承重系統改為木桁架支撐,增加屋內寬敞與挑高來通風。但初來臺灣,準備要開始興建官舍的日本人,也曾借鏡全臺原住民皆會使用的建築──穀倉,參考其通風的構築方式。

 

身處溫帶的日本人,受臺灣多雨、潮濕悶熱的氣候所苦,且又伴隨著白蟻與其他蚊蟲侵擾。在思索如何改良「臺灣日式家屋」時,發現臺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各國,都會使用高架式穀倉,避免糧食受潮或蟲害,因此將「架高地基」寫進了最初的《臺灣家屋建築規則》。

 

現代技術與建材雖然已能克服不同地域環境狀況,但只有長期生活於當地的人,才有積年累月的智慧,覺察到「風土問題」,並以適應自然環境的方式運用素材,解決當地問題。對許多原住民而言,房子未必是大自然裡的一幢突兀建築,而是最外圍的皮膚,與環境共存,同時也保護住在裡頭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