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原住民社會,不同族群、部落間偶有武裝衝突,為了保衛部落、承擔部落公共事務,原住民族發展出一套年齡階級制度,以年紀劃分部落男性的責任與義務。部落男孩大約在10歲前後加入年齡階級組織,接受嚴格的文化教育和體格訓練,且下級必須完全遵從上級的教導,可說是現代軍事訓練的範本!
其實,年齡階級不光只是學習與受訓,他們更是歲時祭儀順利舉行的關鍵,全部落都仰賴青年階級主導儀式的運作。在所有族群中,尤以阿美族、卑南族、撒奇萊雅族的年齡階級制度最為嚴謹!
級長
就決定是你了!
阿美族年齡階級中,每3至4年晉階1級,尤以第二階級的青年最為辛勞,大大小小的勞務工作皆由他們負責;進入第三階級後,將成為部落的中堅力量,既要教育下級,同時也需有組織能力,以推動部落事務。因此,便需選出一名級長,帶領同階級執行任務。
各部落推選級長的形式不一,有些為階級自選,有些則是上級指定。像是奇美部落就十分特別,由上級用「抓」的方式,決定級長人選。一旦被選為級長,就得扛起一輩子部落文化傳承的使命。
刺竹圍籬
守衛部落
撒奇萊雅族的年齡階級每5至9年晉階1級,在約15至23歲時會進入青年會所受訓;而為了鍛鍊個人能力與意志,在加入青年級前必須先至山中訓練,憑自己的力量學習獨立生活。
早期的撒奇萊雅族部落有刺竹圍圈,用意是保衛部落。每當成年禮過後,便會於外圍再種植一圈刺竹,層層包圍的刺竹也代表著部落戰力雄厚。此外,每逢成年禮還會有長者飼飯,祝福青少年即將成年,並能開始承擔部落的責任。
會所訓練
成為真正的男人!
因過去沒有學校,少年會所達古範與青年集會所巴拉冠就是卑南族人受教育的地方。卑南族男孩約在8至9歲左右進入達古範,13歲進行成年禮儀式,通過後即可進入巴拉冠,接受更嚴格的訓練,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卑南族勇士。
達古範與巴拉冠是卑南族年齡階級制度的象徵。在成長階段,男性在會所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射箭、打獵、野外生存等訓練,不僅重視體能技術,更強調人格的培養。
以狩獵而生的原住民,往往是以打獵來肯定男性的能力;負責家事勞動的女性,則以學習紡紗、織布等作為斷定。
多數族群會舉辦成年禮儀式,以打獵、拔齒、祭酒等形式,讓孩子們明白長大的意義,以及成年後將扛起的責任;設有年齡階級的魯凱族、邵族與鄒族,則需經過部落階段性的考驗,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原住民族人。
挨餓受凍 堅忍不拔!
年滿15歲的魯凱族男孩,會進入會所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例如在冬日時節裸上身,養成堅強體魄;在山野中求生,鍛鍊膽識;絕食五日,培養剛強的意志力。至18歲時,由部落領袖賜予頭飾與上衣,象徵這名少年已成為魯凱族的勇士。
在日月潭上乘風破浪
與日月潭比鄰而居的邵族男性,自18至50歲都需受到水戰訓練,成年禮同樣也在水戰中進行。每年年祭,男性族人會分成兩隊,在長老一一撫摸他們的手掌、宣告敵人的名字後,分別搭乘兩艘大船,在日月潭展開激烈水戰。兩方全力拚搏的精神,便是勇敢邵族人的象徵。
凝聚族群精神的庫巴
庫巴是鄒族社會運作的重要會所,男孩約11歲就會進入庫巴接受教育與戰技訓練。約18歲時,少年們於庫巴聚集,聽令長老的訓示,自此負起保衛部落的責任;少年需趴在木柱上,由長老以藤條鞭打屁股,代表其已具備堅忍的毅力。最後長老為他們戴上皮帽、飲酒,完成成年儀式。
打獵與織布 成年的象徵
泰雅族人大約在15歲時,男性會上山打獵,女性則需學會織布技術,通過考驗後才能文面,也宣告成年。文面具傳統的文化價值,是祖靈辨識族人的依據,也與部落吉凶有緊密關聯,這項特殊的文化儀式在日本殖民後遭禁止而中斷。賽夏族居住地區因與泰雅族相近,某些部落也有成年文面的習俗喔!
喝下這杯酒 責任落肩上
為表徵少年已擺脫稚氣,成年禮儀式會準備祭酒,在部落長輩訓誡後,少年們會飲下祭酒,象徵他們願意承擔部落責任,且具備膽識與能力,能夠為部落付出。在布農族文化中,男孩第一次與父親出門打獵時,母親需事先釀酒,並將酒塗抹在男孩頭上表示祝福,獵獲返家後也會邀請族人共同飲酒慶祝。
拔牙 是成年美麗的表現
在過去,外表「缺齒」是一種美的象徵,也有祈福的作用。無論男女,凡是到達一定的歲數,便需鑿齒拔牙,代表成年的身分。像是鄒族、賽夏族、布農族都有拔牙文化,但拔牙方式與拔哪顆牙齒,各有不同。隨著現代審美觀念的轉變,現在已經沒有成年拔牙的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