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花蓮市公所舉辦族語說故事競賽,竟然有一位外國人,說著一口流利的撒奇萊雅語,生動地講述一位年輕人追求未果的故事,首次參賽就獲得第三名的成績。於是,「花蓮有一位會講原住民語的外國人」的傳言,短時間即引起族語推廣領域的討論。

「沒有接觸過原住民文化,就等於沒有來過臺灣。」今年62歲的陳立志於香港出生,在加拿大求學、就業;2009年為了替女兒尋找適合學習中文的環境,他決定移居臺灣。他說,來臺灣多年,直到去年開始學習撒奇萊雅語言後,才感覺自己真正親近臺灣的土地與文化。

 

其實早在加拿大生活時,陳立志就對原住民文化產生嚮往。加拿大擁有超過600個原住民族群,光是陳立志居住的維多利亞就有8個族,居住地域相近卻擁有自己的語言及文化。但因加拿大原住民族曾歷經統治政府嚴重的壓迫與歧視,因而對外界始終存有距離感。雖然陳立志在求學時也曾結識加拿大原住民,但部落人口外移嚴重,多數年輕族群早已離開原居地,使得陳立志一直未有機會深入認識、探訪原住民部落。

 

火中重生的撒奇萊雅

深深吸引這位加拿大人

 

為了給女兒良好的中文學習環境,陳立志曾考慮到中國大城或香港定居,但早已習慣加拿大廣闊的生活場域,陳立志最後受東臺灣閑靜自在的生活氛圍吸引,舉家移居到花蓮。

 

平時,陳立志的休閒運動是打網球,在球場上結識一群跨阿美族、太魯閣族與布農族的原住民朋友。阿美族朋友邀請他拜訪部落,也帶他參加一年一度的祭儀活動,友誼如滾雪球般一層一層延展,在2019年陳立志又結交兩位撒奇萊雅族的友人。

 

撒奇萊雅族在2007年1月正式成為政府認證的臺灣原住民族,目前族人不到1千位。乍看之下很「新」,但在撒奇萊雅族人的介紹下,陳立志才漸漸知曉,原來撒奇萊雅族曾是花蓮市奇萊平原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因反抗清朝政府開山撫番政策,而慘遭大舉屠殺、近乎滅族。倖存的族人擔心遭到追殺,只好隱姓埋名躲藏於阿美族部落,直到1990年代爭取正名,足足等待了129年,撒奇萊雅族人才得以名正言順地說:「我是原住民,我是撒奇萊雅人。」

 

「我被撒奇萊雅族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在參與年度祭儀火神祭後,陳立志對撒奇萊雅族的歷史文化更加動容。火神祭為撒奇萊雅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儀,象徵族群「因火而亡.火裡重生」,過程莊重肅靜;更有意義的是,耆老會將早年族人在奇萊平原農耕、狩獵的榮景,以及滅族後轉徙流離的境況,在祭儀中向年輕人一一述說,用意在於傳承族群的歷史,希望未來年輕族人能夠認識自己的根、進一步榮耀族群。

 

外國人學原住民語

羅馬拼音更好上手

 

陳立志與撒奇萊雅族似乎有著無盡的緣分。去年,陳立志認識一位撒奇萊雅的族語老師,老師發覺陳立志對撒奇萊雅文化很感興趣,邀請他參加花蓮市公所開設的一系列族語課程,陳立志發現不具原住民身分也能參與,便躍躍欲試地報名了。

 

兩個月的撒奇萊雅語基礎課程,陳立志學會基本的問候禮儀,接著又再報名故事演講班,學習更多對話情境。他興奮地攤開課本與講義,介紹裡頭的課程如歌曲、練習購物用餐等,都能應用於日常生活大小事。

 


陳立志(右三)在族語課程中結識了一群撒奇萊雅族的好朋友,平常都以族語對話、分享生活。

 

「我教英語的時候,最注重的就是練習。」來臺灣後,陳立志曾擔任花蓮演講社團的會長,也曾在慈濟大學任職英語講師,他認為不被使用的語言與死去無異,因此非常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找機會練習。如今自己學習新的語言,也同樣積極尋找對話機會,他每週會花上3、4天的時間,到花蓮市區的撒奇萊雅族語辦公室用族語和同學們聊天。「辦公室附近的小吃攤老闆也是撒奇萊雅人,我為了多一些練習機會,只好常常光顧!」陳立志笑道。

 

陳立志分享,撒奇萊雅族語雖然是古老的語言,但撒奇萊雅族語的部分文法與法語邏輯相同,動詞是擺在主詞之前,在學習上更容易上手。比如中文的「我在吃飯」,在撒奇萊雅語及法語的翻譯邏輯都是「吃飯+我」;此外,撒奇萊雅語中的「KA」、「SI」、「SU」等連接詞,在法語也相當常見。兩種語言間異中求同,讓陳立志更感到趣味橫生。

 

 

族語班的老師、同學年紀都比陳立志年輕,他也不禁坦言,到60歲才學習新語言,跟年輕時相比自然有些吃力。但是,在多語言百花齊放的加拿大生活數十年,多數人皆具備3、4種語言能力,陳立志秉持勤能補拙的精神,若是遇到不理解的詞彙,便用手機拍照記錄,再透過原住民語言線上字典自學,或是向老師請教。日積月累下,陳立志的字彙量逐漸豐富,短短1年的學習時間即獲得族語演講比賽第三名的佳績,對他而言這不僅是肯定,更是鼓舞他繼續進修的動力。

 

 

語言

是異國文化的敲門磚

 

在學習族語之餘,陳立志也經常跟著老師、同學走訪部落,像是參觀加禮宛事件紀念碑、擔任祈福活動志工,甚至與耆老一同用餐等等。他認為,與走馬看花的遊程相比,他在撒奇萊雅部落裡見識到的一物一景,是用錢也買不到的風情文化。

 

陳立志坦言,從小接受西方文化洗禮,接觸部落各種習俗時,難免會感受到文化衝擊,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尊重,捨棄西方人看世界的角度,設身處地站在原住民觀點思索,更能理解且體會到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淵遠流長。

 

對語言學習始終維持求知的動力,若看到不懂的詞彙,陳立志會先記在手機再查找資料,課堂講義更是寫滿筆記。

 

「語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礎,如果不了解語言,很難深入探問一個族群的內涵。」陳立志學習撒奇萊雅語的腳步未曾停歇,他他欣喜地分享他即將參與秋季開課的撒奇萊雅語族語認證班課程。不過,他的目標並不是通過族語認證,而是希望藉由學習語言的過程,拉近與原住民文化的距離。

 

「全世界只有4、5百人會講撒奇萊語,你不覺得這樣很酷嗎?」陳立志笑著說,來臺灣9年,能在老年階段發現新語言、接觸新朋友,是自己從未預期的際遇,如果還有餘力,他接下來還想認識曾與撒奇萊雅族共同奮戰的噶瑪蘭族文化。接觸原住民族如同打開一扇全新的窗,讓陳立志跨越了族群藩籬,享受豐沛的原住民族文化洗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