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屏東縣三地門鄉的排灣族青年Vuluk Pavavaljung,從小就對昆蟲極感興趣,升大學時也如願選填上最喜歡的昆蟲系。他結合自身生物學專業及在部落居住的生活經驗,將他對部落動植物的觀察分享在臉書粉絲專頁《原生週記》。
今年8月,《原生週記》發表了一篇文章,分享家人婚禮長達39項的聘禮清單,除了男女服裝、羽毛、陶壺等飾物,新郎還得準備檳榔、香蕉、芋頭、甘蔗等農作物,象徵多子多孫及家族勤奮耕作。此外,婚禮前一天還有殺豬儀式,必須切分成脖子、腿、排骨、內臟等部位。紀實內容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讓創立不到1個月的《原生週記》,短短幾天就有超過130幾位網友分享。
「其實我只是想說跟排灣族人結婚有多麻煩而已,沒想到就『爆』了!」《原生週記》經營者Vuluk Pavavaljung(馬軍維)年僅23歲,單純分享自己在姐姐婚禮中的所見所聞,卻意外引起網友關注。
三地門豐富生態
孕育熱愛昆蟲的少年
三地門鄉的德文山在昆蟲愛好者眼中是座寶山,甲蟲、蝴蝶等生態豐富,也讓生長在此環境的Vuluk,從小就對昆蟲特別感興趣。除了與部落同伴一起尋找、捕抓昆蟲,Vuluk也會自發地查詢百科、調查資料,想方設法要把昆蟲養好。
「我有一個自己的小冰箱,設定恆溫25度,養了十幾隻昆蟲。」Vuluk對自己養過的昆蟲如數家珍,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小小的鍬形蟲壽命可達1年半。而他記憶最深刻的則是用水族箱養蜻蜓幼蟲,在他某個黃昏放學回家時發現幼蟲羽化成蜻蜓,生命的奧秘讓他感動不已。
因著對昆蟲的熱愛,Vuluk在大學選擇就讀昆蟲系。課堂中,教授要求背誦昆蟲的結構部位名稱,這對Vuluk來說猶如囊中取物,同時他也重新認識昆蟲各種行為背後代表的意義。比如小時候在部落看到蝴蝶飛舞,只單純覺得畫面很美,但實際上這可能是蝴蝶在搶地盤或是求偶的表現。「學校教的一切都很新奇、很新鮮,幫助我對這些事物有更多認識。」談到昆蟲世界,Vuluk眼神總是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記錄部落生物
傳承文化風俗
《原生週記》取自原住民的「原」與生物學的「生」,主要從自身的部落生活經驗與昆蟲相關趣事出發,並以生物學的架構介紹原住民文化相關動植物,風格相當特別。
今年,Vuluk的姐姐出嫁,他對清單上近40項聘禮感到好奇,便纏著長輩詢問這些物品的用途與寓意,並把收集來的資料整理張貼在《原生週記》。「成立粉專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關心原住民族事務與部落生態。」Vuluk欣喜地說。
參與姐姐的婚禮,讓熱愛生物學的的Vuluk有更多機會認識、介紹原住民常用的民俗植物。像是部落祭儀常用的頭飾花環(Lakarau),多以腎蕨的莖葉編織,再以萬壽菊點綴,這作法源於萬壽菊種子隨風飄落,落在哪兒都能遍地成花,象徵排灣族女子不畏風雨撐起家庭的堅韌精神。族人製作花環時,Vuluk看見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蕨類並在社群軟體分享,部落的哥哥在網路上回應,這是族語稱作「lamlam」的熱帶鱗蓋蕨。除了帶給讀者新知,Vuluk其實也透過社群力量累積自己的知識。
「我反而不會想特別介紹小米、馬告、紅蔾這些常見的原住民植物。」Vuluk說,他喜歡探究植物在原住民文化中的代表涵義,因原住民的傳統生活與生物資源關係非常密切,無論是用藥、料理,或是作為生活物品,植物的多元運用成為原住民世代流傳的生活智慧。他分享近期研究的植物九芎是排灣族文化中的「送情柴」,過去未婚男子會將砍回來的九芎柴薪綑綁,送到心儀女子的家門口,「就是原住民『把妹』用的植物啦!」Vuluk笑著說。
以新生代姿態
關心生態與文化的平衡
除了生態智慧,Vuluk也很關心原住民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改變。他看到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發布的文章,提到排灣與魯凱族在推動仿真羽毛,以換取全臺僅剩不到500對的一級保育物種──熊鷹(adis)的生存空間。他不禁感到疑惑,雄鷹羽毛市場的需求來自哪裡?
為了解真相,Vuluk查詢論文、回家詢問長輩,這才知道原來排灣族的傳說中,排灣人的祖先百步蛇在年老之後會幻化成雄鷹,因此雄鷹是祖靈的化身,傳統是禁止狩獵雄鷹,如有誤殺則需上交羽毛給予部落王族,王族會在婚禮等重要場合配戴熊鷹的羽毛,作為尊貴象徵。不過,隨著不同階級的通婚頻繁,現在雄鷹羽毛已不是王族的專利,使得羽毛需求大增,價格因而水漲船高。Vuluk表示,向獵人?訂製?的羽毛,依據羽毛的節數有不同價位,但都至少萬元起跳,甚至還飆破5萬元。
「做為一個排灣族青年,也是生物學道路上的用路人,我非常支持仿真羽毛的計畫,希望可以更廣泛地推廣到其他部落。」Vuluk坦言,現在的確已不再適合狩獵一級保育類的熊鷹以獵取羽毛,而仿真羽毛可以幫助我們在傳統文化及自然生態保育中取得平衡。
部落日常
就是素材靈感
為了尋找素材,Vuluk大約每個月會返回部落一趟。他曾在家中清除蜂窩,觀察到褐長腳蜂的雄蜂羽化過程;也曾在颱風天,於家門口意外發現二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對Vuluk來說,部落生活處處都是靈感的來源。
雖然部落提供豐富的素材,但動植物屬於小眾資訊,網路上現成的資訊並不多,每篇臉書發文看起來信手拈來,Vuluk至少得花上一個禮拜查找論文、整理資料。社群的經營沒有營利,他也不以為意,「因為這是我喜歡的事情,即使不是流行話題,我也會繼續做下去。」Vuluk侃侃說道。
「從前生活在部落,總認為傳統文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其實很多人是沒有機會接觸的這些的。」從部落走進都市,Vuluk發現許多在都市成長的原住民,雖然對傳統文化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這也更激勵他將生活觀察到的事物,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記錄下來,讓大眾有機會透過社群認識並理解。
點滴涓流匯成河,一篇篇的部落生物紀錄是Vuluk生活中一件件日常小事,同時也從不同角度留下珍貴的原住民文化生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