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晚上,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的操場正舉辦一場特別的音樂節。許多「阿督」腳踩高跟鞋、妝扮得美豔動人,她╱他們手牽著手在這場盛會中享受舒適的音樂氛圍,以及可以在族人面前「做自己」的自由與感動。這是由原住民多元性別聯合陣線舉辦的Adju阿督音樂節,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原住民多元性別(LGBTIQ)為主題的音樂節活動。

「同志的叫法太漢人了,在排灣族部落我們都叫『阿督』(Adju)。」原住民多元性別聯合陣線團長,也是阿督音樂節創辦人的董晨(Remaljiz Mavaliv)表示。

 

阿督原本是排灣族女性友伴之間的相互稱呼,類似中文的「姐妹」之意。部落中性別氣質不符合主流期待的生理男性、男同志或跨性別者,也會挪用這個詞彙,以阿督相互稱呼。


「在部落中,完全不會討論性別認同議題,更不用說同性戀、多元性別、跨性別等詞彙,它們完全不在我們生活認知中。」董晨?分享,部落裡會有氣質偏陰柔的男性長輩,長輩會要我們叫姐姐或阿姨,而不是哥哥、叔叔。這些人就如同所有族人一樣正常地在部落生活、參與教會活動,「但我們會避而不談這樣的存在,無論在部落或是教會。」

 

董晨皓認為,阿督較接近多元性別中的跨性別異性戀──生理男性但認為自己是女性,戀愛對象也是男性。一般會將阿督與「男同志」畫上等號,但董晨皓指出兩者並不相同,有別於男同志生理、性別氣質皆為男性,在戀愛關係中也認同自身生理男性的身分,阿督屬於在戀愛關係中認為自己是生理女性,但大部分的阿督並沒有變性的想法。

 

 

不討論

不代表我們不存在

 

排灣族信仰基督教的比率極高,特別是北排灣族群,90%以上皆為基督徒,教會在部落的影響力非常大,透過團契、青年會等組織將部落人際關係緊密地串聯在一起。「在我們的概念,部落就是一個整體,離開教會、部落,就如同離開家,部落、教會和個人幾乎是完全不能切割的關係。」董晨皓表示,部落的性別觀念除了受傳統排灣族文化陶染,教會的詮釋更是深深地影響族人認知──男女分工、二元對立是無可撼動的觀念。

 

「即使教會對於多元性別的觀點並不友善,但大部分的阿督都不會有離開教會的想法,而是試圖在這樣的結構中『生存』。」董晨皓解釋,排灣族社會敬老尊賢、維持團結、避免撕裂的觀念強烈,年輕一輩的族人即使對傳統或教會權威有所質疑,也會避免與其正面衝突。

 

但這樣相安無事的相處的模式,在2011年有了變化。當時社會掀起一連串關於多元性別認同的爭議事件,包括真愛聯盟反學校同志教育、多元成家修正草案訴求等。臺灣社會針對多元性別議題開始熱烈討論,並逐漸分化成反同、挺同兩派陣營。而北排灣族群所屬的長老教會也在這波風潮中,改變過去不公開討論的慣例,依循《聖經》的解釋表達反對同志的立場,向來以教會意見為準則的部落也隨之表明反對態度。

 

在兩派陣營激烈對立時,常會看到「姐姐」、「阿姨」的家人與朋友們,跟著教會參與反對同志的遊行抗議;回到部落後卻能一如往常跟「姐姐」、「阿姨」談笑風生。董晨皓說:「彷彿人的認知產生分裂一樣,與真實生活切割開來。」

 

存在於

學校、教會結構底下的阿督

 

在社會浮現二元對立前,部落、教會對於阿督的存在雖然「不贊成」也「不鼓勵」,但阿督仍能在不友善的環境中,找到自得其樂的生存空間。只是隨著衝突日趨嚴重,他們必須直接面對族人赤裸裸的反對目光,甚至開始有族人指責同志是外來文化、破壞部落的傳統與和諧。

 

但阿督這樣非主流性別氣質的群體,真的是「外來」文化嗎?董晨皓表示,他從國小到高中都是就讀原住民學校,他曾因為性別氣質陰柔的關係,在國小遭到霸凌;進到國中後,他發現學校有跟他相似氣質的人,群聚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容易受欺負的團體勢力,「我們剛進學校加入這個團體時,要像拜碼頭一樣,向二、三年級的『姐姐』們打招呼。」如此特殊的社群團體,在學校環境自然形成,且一屆一屆流傳,團體的人際關際也向外延伸至部落與教會。

 

這個群體以阿督稱呼彼此,雖然在長輩面前需要隱藏自己真實性格,但在教會同輩的青年團契聚會時間,反而成為他們做自己的空間場域。不僅能盡情談論個人的喜好與情感,還能大方展現阿督所擁有音樂、藝術方面的特長。

 

升上高中後,董晨?加入台灣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在原鄉學校組織的多元性別的志工團體Colorful(後改名為Colorful wi)。原基教是長期關注原住民多元性別認同的團體,他們注意到學校有像董晨皓一樣性別氣質不符合主流社會期待的人,因此將他們聚集起來,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並組成樂團參與活動表演。

 

團體起初以聚會、樂團表演為主,隨著社會對婚姻平權、性別平等議題討論的浪潮逐步高升,團體也漸漸凝聚出多元性別認同的強烈共識,在2018年正式命名為「原住民多元性別聯合陣線」。而第一屆「阿督音樂節」,便是在這種社會越趨激化對立的氛圍中迸發出來。

 

「既然部落沒有人幫我們說話,我們就自己站出來說話。」董晨皓表示,長久以來阿督一直承受諸多歧視的壓力,他們大多因為不願衝突而默默接受,但越來越多的誤解,促使阿督的處境越加困難。當時董晨?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因此在2018年10月同婚法公投前夕,他迅速設計出Logo、成立粉絲專頁,決定在部落舉辦音樂節,讓大家看到阿督的存在。

 

 

阿督音樂節

讓彩虹旗在部落飄揚

 

阿督音樂節並不只是單純的音樂演唱會,董晨?希望能藉由音樂的包裝,傳遞多元性別認同的價值。因此除了音樂表演,他們還邀請友善多元性別的攤商舉辦市集,並設計許多互動的環節,例如邀請阿督的媽媽上台分享、蒐集各部落阿督的故事在音樂節上呈現等。

 

「當初沒有想要辦很大,只是想讓部落的人看到就好。」董晨皓笑說,沒想到消息一宣傳出去,很多朋友、音樂人都主動聯絡,表達鼎力支持的意願。原本只是預期部落百人的音樂會,當天湧進了3、4千人,甚至有許多人從外縣市遠道來參與。

 

 

因為阿督音樂節,彩虹旗第一次在向來避而不談、甚至反對同志的部落中冉冉飄揚。很多部落族人看到當天活動所造成的熱烈迴響後,也不禁產生好奇,促使他們第一次開始思考:「這些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董晨皓表示:「這也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用音樂創造溝通的平台,讓族人看見我們的存在,引領他們以不同的角度思考文化及《聖經》教義的詮釋。」未來,阿督音樂節將會以巡迴排灣族不同部落的形式,遍地開花地舉辦下去。今年雖然因為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而暫停一屆,但他們改以走進各部落舉辦座談,讓更多人了解多元性別認同的議題,藉此開拓更廣泛的對話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