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原住民族多以性別作為社會分工依據,男獵女織是最普遍的型態,男性負責需要體力勞動的狩獵、捕魚、砍柴等,女性則多以織布、耕田等持家工作為主。性別分工的結構,建構出族群特殊的性別禁忌,成為傳統社會倫理的一環。只是,隨著時代演變,現代的原住民「性別」真的是無法打破的界限嗎?

 

我是男生,但我想學織布 

:聽聞排灣族的地機織布技藝即將失傳,男性族人Sakinu決心拜師學習織布技巧。

 Sakinu被長輩訓斥男性不可碰織布機,所有的織女拒絕傳授技藝。

排灣族傳統社會男獵女織的分野明確,男性不可從事女性的織布工作,但織布機的原料木材,多為男性以勞力取得,並由男性製作織布機。織布機製作完成後,男性便不可再碰觸。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也有類似規範。

 

 

織布是女性的工作,藤編、竹編也是嗎? 

阿美族女性族人Dongi欣賞傳統藤編工藝,向部落耆老拜師學藝。

 耆老認為藤編是男性的工作,因此拒絕教授Dongi。

因藤、竹等生長在山裡,採集、處理及編織皆花費力氣,由男性負責。不同於織布為專屬女性的工作,藤編、竹編為男性的專屬工藝。

 

 

青年會所,女賓止步? 

:卑南族的女性族人Araytay,想送飯給在青年會所的哥哥,他大方地推開會所的門走進去。

 會所的男性見到女性踏進巴拉冠而驚慌失措,Araytay被長輩訓斥女性不可以踏入青年會所。

卑南族、阿美族、撒奇萊雅族擁有男子年齡階級及會所制度,男性加入年齡階級後,於青年會所共同生活,擔負部落的軍事、生產、祭祀等公共事務,各族青年會所皆嚴格禁止女性進入。鄒族的「庫巴」雖非年齡階級會所,但亦為女性止步的公共空間。

 

 

我是女生,我想要捕飛魚!

:達悟族的女性族人Manui欽羨爸爸跟叔叔捕飛魚的英姿,他站上拼板舟表示也要跟著出海。

 Manui被長輩斥責女性不可碰觸拼板舟,將會影響飛魚收穫。

有捕魚技巧及習慣的族群,如達悟族、阿美族,多有不允許女性碰觸捕魚工具及船板等禁忌;舉辦海祭、捕魚祭時,也禁止女性觀看。

 

 

父系社會、母系社會,誰「嫁」到誰家去?

:阿美族的Mayaw與Panay即將結婚,兩人討論婚後Panay要「嫁」入Mayaw家。

 長輩說應該是Mayaw要「嫁」入Panay家才對!

阿美族、卑南族的氏族關係以母系為主,家族的土地、財產由母系繼承,結婚時,男性將入住到女性家中,孩子也隨母親氏族命名。

 

 

傳統文化進到現代社會,性別的界限已開始鬆動。像是獲文化部「人間國寶」榮耀的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師許春美,為傳承即將失傳的織布技藝,開始招收男性學徒;今年成立的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獵人協會,也不限性別,開放申請獵人證。

過去,為了維持社會運作的秩序,先民根據男女的特長與智慧,訂定性別分工的機制。隨著當代社會的情境改變、平權意識高漲,性別已不再是壁壘分明的界限,而能有更多元化的省思。

 


參考資料:
邱芷柔(2020)∣傳承排灣織布工藝 許春美獲列「人間國寶」。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02069。
李修慧(2019)∣原民傳統「槓上」性別平等(上):只有男性可以「領唱」,為何卻有個「領唱奶奶」?。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1852。
孫嘉穗(2017)∣跨越族群性別空間與傳統禁忌:社會學的省思。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12/26/sunchiahu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