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普遍有原住民愛唱歌、會唱歌的印象與觀念,而原住民和音樂之所以如此親近,是由於過去缺乏文字系統,關於生老病死、食衣住行等生活知識與訊息,皆透過口耳相傳,各族群也因而發展出獨特的聲音表達形式與音樂文化。而這些聲音是從哪裡來?又怎麼受到大眾注目的呢?

 

 

多數原住民族都有屬於自己傳統文化的樂器,但在樂器產生以前,原住民以聲音溝通,並藉由聲音傳遞情緒與訊息。經由不斷地流傳、傳唱,形成代代相傳的歌謠,可說是族群集體創造出的成果。

 

歌謠可分成只有曲、沒有詞,以及詞曲兼備兩種形式。前者沒有固定歌詞,多用於日常生活吟詠,為了反映當下的情境而可即興填詞,既要把歌唱好,也得具備措辭的技巧,是對歌者的一大考驗。後者通常出現在特定場合如各族祭儀,旨在傳達信仰及倫理規範等,但因情境與場合的差異,則有不同的唱腔。

 

 

對原住民而言,不論是具社會意義的祭儀,或慶祝成年、婚宴大喜等慶禮歌會,抑或是撫慰喪家的喪禮吟唱,這些都是生命、生活的重要階段,需依循固定的敘事方式吟唱。

 

像是歡慶農作物或漁獲豐收的收穫祭、祈願祖靈祝福部落成員平安的祖靈祭、迎接完成狩獵試驗青年的大獵祭等,都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儀,有許多禁忌和規範需要遵守,歌謠吟唱的內容也與祖訓、巫咒等息息相關。特別的是,有些歌謠可以搭配舞蹈成為樂舞,有些則只能吟詠。

 

 

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竹子在人類生產、生活及文化活動占有極大的用途,原住民也將其應用於飲食、房屋建築、狩獵器具、樂器演奏等。因竹子材質輕、加工容易,加上可以改善音響效果,原本只是傳遞驅趕飛禽、溝通的竹子,便逐漸作為樂器之用。

 

 

在1980至1990年代,原住民族運動開展,許多原住民紛紛走上街頭,表達訴求與意見。擅於創作音樂,並以歌曲針砭時事、抒發己見的原住民,以音樂作為武器,為自己的身分吶喊。

 

例如胡德夫、雲力思、達卡鬧、郭明龍、巴奈母路等人,都是在街頭上發聲,並以音樂創作闡述理念後,更加廣為人知,有的人也因為好聲音而被音樂製作公司相中,有了發片機會呢。

 

 

大約30年前,華語仍稱霸主流樂壇的年代裡,角頭音樂勇於挖掘地方的好聲音,挑戰市場從沒做過的事──為原住民歌手發片、讓原住民歌手躋身為樂壇一角。

 

角頭音樂最早的班底鄭捷任、張四十三,除了有獨到的眼光,看見原住民音樂的韌性與魅力,也對音樂製作自有一套見解,許多原住民歌手如陳建年、南王姊妹花等,皆出產於角頭音樂。此外,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也都是角頭音樂出品,至今仍是支持著臺灣音樂發展的中樞力量。

 

—參考資料—

孫大川(2009)。〈原住民歌謠〉《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文化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