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封面故事
  2. pasevalit: ulja lemangdasun ta uljingav 交棒──我的聲音你聽得見
  3. 國際視野 淺談藍調音樂

文╱陳俊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插圖╱林家棟


原視界 2021-07-30

藍調音樂是非裔美國人創造的重要樂種,不僅影響爵士樂和搖滾樂等樂種的發展,甚至從臺灣原住民歌手的作品,也能看到藍調音樂的痕跡,像是胡德夫的《大武山藍調》、達卡鬧的「拋棄式藍調」風格。藍調音樂通常帶著憂鬱,這樣的音樂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和非洲文化以及非裔美國人的歷史經驗又有什麼關聯呢?

 

藍調音樂產生的確切年代與地點眾說紛紜,普遍的說法是出現於19世紀末黑奴解放後的美國南方;其中,被視為孕育藍調的溫床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此處農田工作的非裔美國人的呼喊聲,揉合歐洲移民帶來的敘事歌與其他音樂,巧妙地結合非洲音樂的元素,形成早期的藍調。

 

在大環境中反映喜怒哀樂與個人情感

 

初期的藍調歌手很多為盲人,因眼盲無法勞動維生,只好在商店、酒館、妓院間走唱,隨著1920至1930年代美國音樂工業的崛起,造就出家喻戶曉的藍調歌手,例如Blind Lemon Jefferson和Huddie William Ledbetter。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南方非裔美國勞工為尋找工作,移居底特律、紐約和芝加哥等大城市,藍調歌手也同樣遷居到都市。到了都市,他們改變原先以吉他為主要伴奏的形式,加入電子吉他、鼓和鋼琴等樂器,形成都市藍調如R&B(節奏藍調)。為了區別差異,後人多將早期的藍調稱為鄉村藍調。


藍調做為一流行樂種,不可避免地受制於商業機制及經濟環境。然而,它受到大眾歡迎,正是因為它能反映芸芸眾生的喜怒哀樂,以及表現文化獨特性,尤其鄉村藍調更常毫不掩飾地表達個人情感。


鄉村藍調歌手常在歌詞中,以第一人稱敘述失戀、雜亂的男女關係、酗酒、嗑藥、種族歧視及死亡等主題,以時而粗獷、時而柔和的聲音半說半唱,或以假音帶出激烈情緒,或是一字多音的低吟,增添惆悵憂鬱。這種戲劇化的表現,對於長期受到種族主義迫害的非裔美國人,以及在都市中掙扎、生活起伏的社會大眾,提供情緒宣洩的管道,因而受到大眾的喜愛。

 

轉化後創造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

 

藍調是一種離散文化的象徵,具有離散文化常見的混雜性,更是非裔美國人的代表樂種之一,它銘刻非洲祖先受迫到美洲大陸的歷史傷痕,以及從鄉村到都市的離鄉惆悵。從藍調可以明顯看出非裔美國人接受歐洲文化的痕跡,例如西方樂器與和聲語言的使用,以及敘事歌形式的影響。他們在吸收這些文化的同時,也將元素轉化並形塑出獨特的風格,像是在西方敘事歌形式的基礎上,非裔美國人將上下兩句的形式擴充,重複上句,形成獨具特色的藍調AAB曲式。


此外,藍調使用西方音階也保留非洲傳統音樂「中立三度」的特色。「中立三度」為介於西方平均律音階的大三度和小三度中間的音程,藍調音樂常將mi、sol、si等音降低半音,當原來的音和降低的音交替出現,形成音程間游離的效果,這種音樂則稱為藍調音。
非洲傳統音樂的啟應式歌唱也應用在鄉村藍調,啟應式歌唱通常由領唱聲部帶出樂句,答唱聲部接著呼應。鄉村藍調雖然以獨唱方式表演,但藍調歌手常將吉他作為第二聲部,用以呼應其吟唱。也就是說,藍調吉他並非只提供單純的和聲支撐,更是一種模擬人聲的應答。


透過藍調音樂,非裔美國人展示如何在強勢文化環伺的夾縫中,轉化傳統文化成為族群象徵,並在傳唱過程串接歷史記憶。略探藍調音樂發展的歷史,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對於以音樂建立族群認同的臺灣原住民音樂工作者,藍調音樂如此具有啟發性的原因。


本文寫於2021.6.19 黑奴解放紀念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