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運思想的萌芽階段,原住民知識分子自辦刊物,對主流社會進行「反論述」,成為原住民運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直到街頭原運退燒,部落文化與思想高漲的時期,刊物仍作為傳遞部落意識的重要媒介。

 

從1983年,第一本原住民自辦刊物《高山青》出現以後,刊物即扮演著對內喚醒民族自覺爭取權益、解放禁錮的思維,對外對抗主流媒體的霸權宰制,爭取族群發聲權和詮釋權的重要角色。

 

刊物與原住民社會運動:

《高山青》、《為山地而歌》

 

1983年就讀臺灣大學的原住民學生伊凡.諾幹、夷將.拔路兒、楊志航、林宏東等4人,以手寫油印的方式發行刊物《高山青》,其在〈發刊辭〉中慷慨陳詞,揭開原住民族長期遭受的歧視與不公平待遇,呼籲族人要覺醒、奮起。在當時尚未解嚴、政治氣壓仍然低沉時,這一批原住民學生,公然批判政府及主流社會的言論,引起了黨外勢力的注意。

 

1984年4月,「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少數民族委員會」(簡稱少民會),成員有胡德夫、童春慶等人。同年6月,新北市土城海山煤礦發生災變,72位罹難者中,有38位原住民,當時胡德夫等人為同胞們舉辦「為山地而歌」募款演唱會,同時出版雜誌《為山地而歌》,是少民會時期出版最具代表性的刊物。

 

黨籍民意代表的刊物:

《莊敬山脈》、《山地文化》

 

1984 年8月,國民黨籍原住民立委華愛創立《莊敬山脈》月刊,於隔年2月正式發行第一期,並在6月將內容擴增,由報紙型態改為雜誌出刊。而當時卸任省議員的華加志,於1985年4月20日將已停刊5年的《山地文化》雙月刊重新發刊。

 

這二份刊物嚴厲批評原權會及其活動,並賦以醒目的標題如:〈努力維護山地純淨社情目標,別讓「黨外」汙染青色山脈〉等,其強調的仍是帶有政治愚民宣傳的主張:不可懷疑的政府德政,外加不可接受分離主義,因此被抗爭的知識青年譏諷只會歌功頌德、黨意優先。

 

原權會機關報:

《原住民》會訊、《山外山》

 

1984年12月29日,原住民及參與的漢人共24人,以「小米之夜除夕晚會」名義,在臺北市馬偕醫院成立「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在胡德夫擔任首屆會長的任內,出版第1至第3期的《原住民》會訊,第二屆漢人執行委員林美瑢,繼續協助編輯、發行第4至第7期會訊,至台邦‧撒沙勒接手第8期會訊後,刊物發行暫時停擺。由於《原住民》會訊第1、2期刊出後,即遭新聞單位查禁並阻擾郵寄,因此,原權會正式提出雜誌申請,以作為長期合法的原住民發言園地,1985年7月15日定名為《山外山》,創刊號發行1期後停刊,改名為《台灣原住民》繼續發行共12期,於1992年停刊。

 

1987年,留學德國的娃旦獨立創辦《山青論壇》、《原住民之聲》,內容主要是討論原住民族社會時事,並推介西方人權議題。

 

早期原運文獻(1984-1987)關心的議題相當廣泛,舉凡文化、教育、傳播、姓氏、正名、核廢、勞工、漁民、語言、雛妓、土地、經濟自治區、山地行政、種族歧視、都市原住民問題等課題皆有囊括。此種受壓迫者的泛族群意識,爾後透過吳鳳事件、正名運動、還我土地運動等一次又一次的抗爭行動,不斷啟蒙並深化到原住民族人的主體世界。

 

 

1990年代

《原報》與《獵人文化》

 

《原住民》會訊至1988年停刊後,《原報》、《獵人文化》繼之而起。1989年11月,有別於以臺北為中心的原運路線,《原報》發行人排灣族羅拉登.巫馬司,及編輯群台邦.撒沙勒、林明德、瓦歷斯.諾幹等人,以「回到出發以前的地方」為訴求,在屏東成立《原報》,是1990年代「部落主義」、「原鄉戰鬥」重要的倡議者,其創刊號自稱是「真正屬於原住民的報紙」。內容多是政治、社會性議題的報導與討論,至後期有朝向好茶社區報的走向。到1995年7月為止,共發刊27期,據主編台邦.撒沙勒表示,停刊原因除了資金始終不足、支持者不多,再者是傳播媒介多元化,「刊物」已不是傳播訊息的唯一選擇。

 

《原報》成立後不多久,寫手之一的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與排灣族作家Liglav A-wu,於1990年在臺中豐原創辦《獵人文化》及「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從事民族文化重建、草根培力運動。《獵人文化》的內容,涵蓋文學、時事評論、部落報導、世界原住民動態等等,焦點大致集中在「原住民觀點」與「獵人報告」二項,到1992年6月最後一期出版,共發行18期。

 

此兩份刊物在部落裡獲得的肯定,遠不及外界的掌聲,反映出自視為重建部落帶領者、理論建構者的運動刊物知識分子,與普羅大眾及族人之間的疏離,最終結局皆是銷路無以為繼而告止。

 

傳遞族群的聲音:

《南島時報》、《原聲報》

《南島時報》的緣起為「爭取民族發言權,奪回歷史解釋權」,以「尋回台灣歷史真貌,還原福爾摩沙淨土,復振本土多元文化,營造經濟自主,重建南島民族尊嚴」為宗旨。創報社長林明德及團隊,與《原報》有許多重疊,多是原運老將。《南島時報》是原住民族從被資助到自辦媒體的一個重要的嘗試,1995年6月1日發行試刊號,7月1日創刊,期間曾停刊再復刊,於2003年12月15日出刊最後一期後休刊,共發行147期。《南島時報》以週報的形式發行,在1990年代中期,臺灣社會各種劇烈的國家認同衝突與族群爭議的刺激下,提出了建構「南島」以作為臺灣原住民族新的想像共同體的認同目標。

 

「臺灣原住民不但是南島民族的一員,甚至是整個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因而用『南島』統稱臺灣原住民,不但最符合科學的事實,也可以擺脫漢人玩弄文字遊戲的魔障,甚至跳脫漢人制定的遊戲規則,提供族人一個全新的視野,也為民族創造一個更寬廣的發展舞台」(1995/7/1/南島時報)。

 

《南島時報》經常出現的報導主題包括:各項選舉新聞、原住民族委員會訊息、原住民政策、原住民民意代表動態、國家認同、統獨議題、原住民自治與國際南島文化等,內容相當多元。但辦報需要高密集的人力、物力以維持正常運作,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導致《南島時報》常有拖刊的情況發生。林明德、張佳賓 (1998)研究《南島時報》創刊一年來的 67 篇社論,發現內容近8成是對政策的批評,以民族與政治占最多數,並指出原住民報紙面臨的問題是:人才不足、經費困難與國家缺乏原住民的新聞政策與新聞法。

 

林明德接著於921地震後、2000年10月14日創辦雙週刊電子報《原聲報》,報導與發行的重點放在發生921地震的原住民部落災區,解決外部信息進不去、裡面的狀況傳不出來的狀況。在出刊三年後停刊,2003年4月8日復刊,同年11月5日又停刊。

 

部落工作隊:

《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月刊成立於2000年5月20日,是從事原運的「部落工作隊」之機關報,部落工作隊是921大地震後,由13人臨時組成的原住民族災區服務隊,再發展建制為21人專兼職的完整原運隊伍。《原住民族》封面標舉臺灣原住民運動的綱領,如對外抵抗美日帝國主義勢力、對內清除漢民族種族主義殖民構造、實踐原住民族區域自治、建立原住民族自治聯合政府等。月刊的內容有「原住民族論壇」、描述部落難題的「部落烽火」、報導全世界少數民族抵抗運動的「全球抵抗」、紀錄原住民苦難痕跡的「當代記憶」,以及不固定的專題報導,說明了部落工作隊左派立場、以及突顯原住民族主體性的用意,前後約發行了13期。

 

山海的文學,文學的山海:

《山海文化》

 

「山海文化雜誌社」是以文學書寫為主的刊物,祕書長兼總編輯孫大川於序言〈山海世界〉表示,希望《山海文化》的「山海觀點」,能重構並傳承族群文化。刊物主題有:山海專題、山海評論、山海文學、山海藝術、山海醫療等,出刊7年共刊載過39位原住民作者作品,亦多次主辦原住民族文學獎,為原住民新生代作家的發掘與文學成果累積了亮眼的成績。自1993年創刊號之後,由於經費自籌的關係而斷續出刊,至2000年10月共出版26期23本。期間發行量一期2500份,但訂戶始終在1000戶上下。

 

 

從部落出發:

部落/社區報

 

以往書寫歷史是知識階層的專利,沉默的民眾不是被描述、被詮釋的客體,就是遭到忽略或遺忘。部落(社區)報,與閱讀者有強烈的生活共同體的關係,早於前文建會(今改為文化部)副主委陳其南於1994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前,一份專為蘭嶼人創辦、屬於蘭嶼人的地方報刊,在1985年2月3日早已創立。這份沒有廣告收入的《蘭嶼雙週刊》,很可能是臺灣現存持續發行最久的原住民社區報。《蘭嶼雙週刊》免費贈閱蘭嶼和旅臺的族人,不僅縮短旅臺蘭嶼人與家鄉的距離,更慰藉在外子弟對故鄉親人思念之情。除了1989年曾短暫停刊6個月後復刊,至今仍持續發行。

 

創辦人林茂安曾表示,創辦《蘭嶼雙週刊》是期待它能成為蘭嶼鄉親彼此分享對家鄉的文化、建設、教育、環境等想法的園地。30年過去,《蘭嶼雙週刊》成為匯聚蘭嶼人的創作、心聲、傳說及習俗,是鄉民表達心聲、吸收資訊、發揚達悟族文化及建立自我肯定的園地,占有相當重要地位。《蘭嶼雙週刊》除了地方新聞,更常態推出專題報導與人物專訪,並整合線上媒體蘭恩傳媒網,成為多媒體影音交流平台。

 

透過刊物的發行以凝聚族群共識的,還有1986年旅居臺北的鄒族知識分子,組成「旅北曹族聯誼會」發行的《北曹》季刊。1987年改為《鄒》季刊,到 1988年共發行6期通訊性質刊物,之後在1996至1999 年發行《鄒訊》雙月刊,內容記錄鄒族議會籌備、文化研討會、研習營等活動訊息。

 

1993年,在「濁水溪聯誼會」第二任會長杜石鑾的建議下,布農族人發行《山棕月語》刊物,起因於會內成員有感於布農族人搖擺於時下社會,而遺失了文化的根,成員們皆認為將族人自我意識的喚醒,轉換成文字再印製成書發行,是個有效率的宣傳方法。其文章常有尋根活動的記錄、族語歌謠的教學、各項禁忌、歲時節日、神話故事等等。刊物總共出刊5本,末期因為缺乏經費、編輯群人事變動、邀稿及編輯上的困難而停刊。2001年復刊《山棕月語》改為《卡那卡那富社區報》,以一個月一刊、全開四版的報紙形式發刊。

 

秉持同樣的文化重建,展現自我主體的部落報,還有《布農的聲音》、《達雅的呼喚:四季部落報》、《達魯瑪克部落報》、《奇美部落報》、《呂家望社區報》、《土坂部落報》等地區型刊物。這些部落報多是年輕人親自採訪、編輯、製作,以文字記錄自己部落土地及生命的故事。但可預期的是,多數的部落/社區報皆面臨經費不足、招募記者不易、組織鬆散、稿件不足、讀者太少、議題及對象過於廣泛、新媒體挑戰等諸多因素,而很少能長久維持。

 

我的刊物

我發聲


起自原住民運動思想萌芽之時,原住民自辦刊物,參與原運的抗爭行列,並扮演了以原住民為主體來傳遞資訊的角色。刊物發行的功能,不僅凝聚族群意識與抗爭的能量,更將過往受壓迫的景象具體呈現與表達,拿回屬於自己的歷史解釋權與話語權,開闢主流社會的論述空間,為族群保留了一席之地。

 

然而,在資源匱乏、紙本閱讀習慣式微的現況下,不論是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學生組織,同樣都面臨了刊物發行的困境與危機。但不可抹滅的是,本本刊物都是拼湊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寶貴拼圖,字字呈現出原住民思想的完整面貌。至今,《原視界》承載著傳遞原住民文化與觀點的使命,將持續記錄與書寫,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

 


─ 參考資料 ─

黃季平,〈閱讀原住民的刊物〉,臺北,《原教界》,第35期,頁12-17,2010年。

黃季平,〈部落報,原住民的在地聲音〉,臺北,《原教界》,第35期),頁36-37,2010年。

黃璽(鐵木.尤哈內),〈《山棕月語》用靈魂點燃布農文化的不滅薪火〉,臺北,《原教界》,第35期,頁41-43,2010年。

吳宛憶,〈《原報》與《獵人文化》的抗爭與回歸〉,臺北,《原教界》,第35期,頁20-25,2010年。

林明德、張佳賓,〈從《南島時報》創刊一年來之社論(1995.7.1-1996.11.2)看台灣原住民問題之報導走向〉,臺北,《台大新聞論壇》,第1卷第5期,頁14-25,1998年。

《蘭嶼雙週刊》,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國立交通大學。

姚竹音,《《南島時報》原住民族文化公民權建構之批判論述分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