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原住民族運動遍地開花,族人為了不再被主流媒體以刻板印象扭曲呈現,提出運用自有的傳播媒體以集結力量。然而,翻轉社會階序並不容易,遲至25年之後,這個夢想才隨著原住民族電視台開台,達到階段性的目標。

 

「在臺灣主流媒體中,原住民要當記者不容易,通常不會被青睞。」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副執行長章俊博一句簡短的回應,道盡原住民在傳播媒體上的弱勢地位。

 

在長期以來的報章媒體上,原住民族大多扮演了被報導與被詮釋的角色,難以有屬於自己的發聲管道,也因為論述權利始終掌握在他人手中,使得社會大眾對原住民的形象,常有偏頗與錯誤的認知。

 

直到1980年代的原運時期,原住民族遭受不平等的對待逐步揭露,引起族群現身、抗爭,以爭取權益。為了提升運動的能量、回復族群的尊嚴,原住民族提出以傳播媒體來集結族群的向心力,並擺脫主流媒體將原住民議題邊緣化的慣例,原住民族對於傳播議題的關切才逐漸受到正視。

 

但多數民眾對於原住民的認知,仍圍繞在主流媒體霸權所建立的負面形象上,對於原住民族人的文化背景與生活型態所知不全。因此,要在傳播媒體上,建立屬於原住民族的觀點,並非一蹴可幾。曾在原運時期擔任記者的原文會第一屆執行長舞賽.古拉斯,對當時原住民記者的處境記憶猶新,當時舞賽.古拉斯報導一則族人走上街頭、為自己爭取權益的事件,當稿子完成後,卻被主管斥責無法刊登。顯見報導原住民議題的書寫角度,完全受到主流社會不客觀地操弄與決定。

 

多管齊下 

突破主流媒體宰制


缺乏發聲的平台,讓原住民即使喊得再大聲,也難以被聽見。因此許多族人自發性辦報與發行刊物,致力於報導原住民的議題,並配合當時原住民運動的論述,建構出原住民初步的集體意識,以呈現原住民在臺灣社會的主體性與地位。

 

原住民刊物與報紙的出現,凝聚了原住民族的內部共識,也達到一定程度的團結效果。但是在由主流媒體宰制的社會基礎上,小眾媒體可得的資源並不足以撼動社會發展,其曝光量與抗衡的效力,仍相當有限。

 

而自2000年以來,網路媒體興起,紙本媒體逐漸走下坡,許多原住民刊物、報紙也被迫停刊。幸而臺灣社會當時歷經政黨輪替,以及多方人士的運籌帷幄之下,原住民族電視台終於在2004年12月1日正式開台,成為全亞洲第一個「原住民族電視台」。肩負族人的期待與使命,原視在創台時聲明:「讓世人知道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尊重臺灣原住民存在,更讓下一代子孫能從這個平台看到過去及未來,達到『讓原住民站出去、讓世界走進來』的經營精神。」(媒體改造學社,2014)

 

儘管原住民族電視台成立,達到原住民族追求傳播權的目標,但當時人力及資源並不充足,人才的短少也讓電視台面臨許多經營困境。電視台的承攬、播映作業從台視、東森再轉至公視,人才缺乏的問題一直是最大的窘境,以公視承攬時期的新聞部為例,雖然原住民電視台實現了開拓地方中心的第一步,成立東部新聞中心,然而中部與南部卻僅有一位單機駐地記者,使得內部人員時常自我解嘲地說:「那兩位記者要負責的區域包山包海,勢力範圍比台糖還要大。」

 

原住民電視台作為一個族群頻道,是亞洲第一個原住民族媒體,身負著語言與文化傳承的重責大任,然而在人力不充裕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節目仍舊只能委外製作,要達到讓各族群都能聽見原住民聲音的目標,培育人才成為他們最迫切的工作項目之一。

 

從2005年至今,原住民電視台總計舉辦過5次的人才培育營,從記者、攝影的培訓,一直到導播、音控的人才,都是透過紮實的訓練而慢慢補足。過程雖然艱辛,但成果卻相當豐碩。目前原住民電視台員工超過200人,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力都有原住民血統。

 

 

電視台回歸管理 

逐步發揮媒體的力量


隨著原住民電視台於2014年回歸原文會管理,其所能伸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寬廣。新聞部除了原有的東部新聞中心,現在也極力建置中部新聞中心、南部新聞中心以及族語中心。全臺灣有將近700多個原住民部落,地方新聞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2009年莫拉克風災為例,當年各家電視台的人力大多著重在北部與南部,但因颱風移動路徑與預測不符,許多電視台來不及調配人力,全臺僅剩駐點於臺東的原住民電視台有取得資料畫面。

 

「所有電視台都只能跟我們要畫面,甚至連美國CNN都來向我們購買。」章俊博說:「當時讓我看見原住民族電視台的契機,正因為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地方,才得以被世界看見。」

 

然而,章俊博坦言,以原住民的身分報導部落、族群的新聞事件,除了可以避免主流社會認知造成的偏頗陳述,對於擁有原住民身分的新聞工作者,其實也是另一種心理層面的考驗。

 

在莫拉克風災發生的時候,電視台的工作者們不眠不休地記錄颱風動態,以及部落的重建過程。而當時嘉蘭部落因太麻里溪溪水暴漲,鄰近的一幢房子隨著湍急的水流左右搖擺,遭到沖垮。身為記者的章俊博在溪的另一頭,還能聽見住戶的哭泣聲。「攝影師馬上拿起錄影機拍下這一幕,那時候下著雨,他的臉上除了雨水,還夾雜著淚水。」原來那戶被溪水沖走的房子,是攝影師親戚的家,章俊博說:「我們在採訪時是報導者,同時也是參與者,因為被拍攝的人可能就是我們自己的部落族人。」

 

多元管道發聲

傳播部落心聲

 

為了讓傳播媒體的力量,更深入全臺灣的部落,除了不斷拓展電視台的觸角,原住民族廣播電台Alian96.3也在2017年建置完成,有更多元的公共媒體為族群提供傳播的服務。

 

除了都市地區的大型天線塔台,考量到山區部落的收訊狀況,原文會陸續在各鄉鎮完成44個補隙站,預計在全國達到94%的覆蓋率,讓全臺灣的部落族人都能聽見自己的語言。

 

屬於原住民族的媒體建立,原住民從被媒體報導的對象,轉變成為媒體的主導者,這對於實踐原住民族傳播的主體性,有相當大的邁進。原住民族得以建構自我族群的論述、表達族群的觀點,更能夠傳遞族群的文化,並建立族群的認同,以促進族群發展。

 

歷經30多年來的變化,原住民族在傳播媒體的發展走過挫折、興起與瓶頸,直至原住民族電視台開播,原住民族廣播電台Alian96.3建置完成,原住民族話語權的推展,總算達到了階段性的目標。如今,原住民文化的延伸與永續,成為另一項課題,作為原住民傳播媒體的工作者,該如何提出更貼近部落的聲音、強化族群與部落的連結,將是媒體工作者任重而道遠的目標。

 


─ 參考資料 ─

伊萬納威、ruma yupas謝亞竹,〈大眾傳播媒體中的原住民〉,臺北,《原教界》,第26期,2009年。

媒體改造學社,「部落營造與傳播媒體: 從部落看原住民族電視台危機」座談會,2014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