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文╱邱睦容 攝影╱林靜怡
這兩天製作不同陶器有什麼樣的觀察與心得?
最大的差異是今天學習用手捏出凹槽的技法,昨天做祭杯是分別製作一片陶板和一塊底座,再慢慢塑形,但今天是從一顆土團慢慢挖洞,可以讓陶器的狀態更挺。這種用手捏出凹槽的方式看似簡單,但「濕度」和「溫度」的掌控就非常重要。過程中我一直因為陶土裂開而有點慌張,我在想有可能是濕度不夠;另一個重點是溫度,因為表面不斷與空氣接觸,容易造成表面先乾、內裡還是濕的,所以外表會頻頻出現裂痕。為了讓內外乾燥的速度一致,就要把陶器捧在手心,用手的溫度蒸發內裡的水分。最後是「休息」的概念,捏陶不是一氣呵成,陶器必須經過適當的靜置,底部才會堅固,有了穩固的基礎,才能將陶壁往上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