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魯凱族愛情六部曲

文/凃心怡 圖/張大川

傳統,是世代綿延相傳而留存的思想、文化、制度和做法,在社會具有無形的約束與影響力;對族人而言,更是面對外來文化強而有力地滲透下,得以找尋根脈的浮木。然而,世代風情劇烈變動,傳統總在留存與轉變的雙向拉扯中擺移不定。 「其他部落我不敢說,但是在阿禮,傳統婚禮未曾被遺忘。」談起部落中傳統婚禮的盛行與維持,部落領袖包基成充滿驕傲。

2020-04-23

荳菲 部落滋養出設計的本領與靈感

文/游苔 圖/荳菲提供、謝小明

俊朗蒼翠的金剛山、湛藍的太平洋,以及山海之間的海梯田,都是荳菲(宋秋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調色板。在豐收的秋季,花蓮縣玉里鄉的金黃稻浪成為布景,一位一位伊林專業模特兒穿著時尚服裝,在東里火車站伸展台上走秀。其中,阿美族服裝設計師荳菲以「山海戀」為主題,將阿美族的花繡圖紋與現代服飾結合,展現出新穎大方的態度,格外吸引觀眾目光。 荳菲讓名模穿上自己設計的衣服,連續3年在大地時裝秀激烈的設計師選拔中脫穎而出;更連續11年入圍紡拓會舉辦的「原風彩服裝秀」。就連知名歌手A-Lin、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都曾指定由他量身訂做服裝。

2020-04-23

tiakahiwan kazakazash numa faqlhu a saran 文化自覺的創新之路

2020 Issue 27 編輯觀點

isa Taiwaan mawalhnak a pruq manasha sa palhkakrikriw, numa sa parhaway shiminatantu malhkakrikriw, numa ya thuini a tikahiwan a kazakazash ya mriqaz, mawalhnak a pruq mathuaw maqarman tu shisasaz. 臺灣原住民有高達一半的比例分布在都會,從文化存續的觀點來看,都市原住民面臨最大挑戰就是「習慣」。 ...

2019-11-20

島之西南域 南部平埔族群

文/陳以箴 插圖/林家棟

在臺灣廣袤的西南地區,曾經住過哪些人?過去雄踞西南平原的平埔族群,在歷史上隱沒消失,透過歷史文獻的研究,族群的面貌漸漸浮現,成為後代族裔尋找認同與歸屬建立途徑。

2019-10-18

挽面師傅陳凱蓮 一條棉線串起生計與落地生根的心

文/粘秀菊 圖/謝小明

在臺北士林區的天主堂旁,一攤攤比鄰而居的小販坐在陽傘下,但這裡販售的不是商品,而是挽面的服務。來來往往的婦人熟門熟路地進到攤子內,挽面師傅陳凱蓮動作熟練地在婦人臉上撲上白色的澎粉,拿起一條桃紅色的棉線,一端咬在嘴中、一端握在手中,全神貫注地挽去婦人臉上的細毛。

2019-09-23

來義高中原住民藝能班 發揮藝術天分走向國際舞台

文/趙心寧 圖/來義高中原住民藝能班提供

無論是以舞台效果製造肢體無限可能的現代舞,或是用熱情活力展現對祖靈崇敬的原住民族傳統舞蹈,這些對屏東縣立來義高中原住民藝能班的學生而言,都不是問題。來義高中原住民藝能班是全國舞蹈比賽、合唱大賽的常勝軍......

2019-08-28

尋根舊社 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

舊社部落為部落口傳歷史中仍能追溯的昔日居住地,族人為找回族群的根源,紛紛回到舊社溯源與考察。像是魯凱族奧崴尼.卡勒盛......;泰雅族的Wilang Mawi......;東布青的3位青年......。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重新連結過去與現在,為下一個世代找回自己的族群記憶。

2022-12-05

獸皮、木頭與竹子 不同年代的手作日常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從鄒族特有的鞣皮工藝,到農具與童玩,鄒族從山林取材,不同的手作種類成為新的部落特色,成為向外來者傳遞文化的媒介。

2022-10-04

布農石板家屋的日常

文╱邱睦容 攝影╱林靜怡

山裡散落的石材都曾是布農族的家,而在山下,一棟現代布農族的石板屋也正在蓋起,疊石頭就像玩拼圖,每一片都有訣竅。......

2022-08-16

水蜜桃是要被細心呵護的水果

文╱邱睦容 攝影╱黃建彬

司馬庫斯的兩大招牌就屬「神木」和「水蜜桃」。水蜜桃不僅是一年一次的秒殺逸品,還有許多遊客會為了水蜜桃年年上山。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能種出又大又甜的水蜜桃,還有許多隱藏版的照顧工作。

2022-06-23

開窯啦!大功告成接著採野菜

文╱邱睦容 攝影╱林靜怡

第三天終於可以開窯了!花了近40個小時降溫,電窯仍透著熱氣,需要戴著手套才不會燙傷。打開電窯爐蓋,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作品,是一盒盒粉橘色的陶珠。一層一層取出後更驚喜地發現,儘管是同一個窯燒製的,但每一項作品的色澤都有些許不同。Foday分享,如果是更大型一點的作品,每一個部位的顏色也都會有差異,而且無法事前掌控,是窯燒的驚喜與樂趣。...

2021-12-01

sinbilan: tmllyung? 交棒──下水做什麼?

插畫╱林家棟

我們每天都在看海。從海浪、潮汐,到現在的海景第一排。 我們發覺海的轉變、聽到海哭的聲音,決心下水做些什麼。你來海裡想獲得什麼呢?與浪拚搏的快感、徜徉海邊的舒心,還是感受潛入深海的靜謐與驚喜?我下到海裡想獲得什麼?不,我不想獲得什麼,我只想留下些什麼。